1、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A处地形为?,判断理由?
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选出最佳坝址?。
3、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
4、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
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修公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
参考答案:
1、盆地,四周等高线数值大,中间低,所以为盆地
2、G
3、C,C位于山脊处,为分水线不能发育为河流
4、a,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流速较快
5、①,可自流引水
6、④,坡度小,施工难度小,有利于安全行车;破坏地表植被,易引起山体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本题解析:
(1)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判断,四周等高线数值大,中间低,为盆地地形。
(2)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
(3)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C处为山脊,不符合。
(4)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流速快于b处。
(5)①处较疗养院高,可自流引水。
(6)山地丘陵地区公路选线的原则: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符合的是④。修公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易引起山体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及帮助人们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河流的甲河段至乙河段流量减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鄂尔多斯高原在我国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中是重要能源输出区,其输出的主要能源是什么?简述能源资源调配对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体上呈东西方向延伸;原因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Q地等温线明显向南(低纬)凸出,原因是Q地位于贺兰山,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P地等温线明显向北(高纬)凸出,原因是P地位于宁夏平原,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温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流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很少有支流汇人;流经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沙质土地,渗漏严重)。(两点即可)
(3)煤炭、天然气。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能源供应,从而缓解因过度樵采带来的环境压力;矿产开发过程中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
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2.从图中可以看出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E.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F.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G.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H.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I.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G.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太行群山一霜叶红于二月花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这组的关键在于第1小题的判断。由题干得知,叶绿素含量应为①曲线,水温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下降,到达一定深度后变化不大,所以③曲线以为水温。第3题,根据表层水温为17℃可大致判断此季节应为春末或晚秋,选项A表示隆冬,选项B表示初春,选项C表示仲夏,选项D表示晚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