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等值线图》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年降水量均匀 B.地下储水量较大 C.冬季温度较高 D.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附近等降水量线数值变化趋势是由四周向中心递减,故甲地的降水量小于100;与乙地最近的等降水量线数值是300,该线两侧的等降水量线分别为200和300,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可推知乙地应大于300.
小题2:根据经纬网和区域轮廓判断,该区域应为蒙古国。该区域年降水量很小,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排除A;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排除C;地形起伏的大小对河流水量的年际变化影响不大,排除D;在河流的几种补给形式中,地下水补给最稳定。R河流量全年都很丰沛,水量变化小,说明该河流主要的水源来自地下水补给。
小题3:该区域的同纬度大陆东侧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濒临海洋,降水较多,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4:该国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故选D。调整农作物熟制不能解决荒漠化问题,排除A;营造水土保持林一般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排除B;该国干旱缺水,广泛建设人工水域不现实,排除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所画锋线错误的是
A.Ⅰ、Ⅲ
B.Ⅰ、Ⅱ
C.Ⅱ、Ⅲ
D.Ⅲ、Ⅳ
小题2:引起此时我国北方与华南沿海均出现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低压
B.冷锋,强热带风暴
C.亚洲高压,暖锋
D.冷锋、亚洲低压
小题3: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Ⅲ附近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天气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图示Ⅲ、Ⅳ为高压脊,故不可能出现锋面。
小题2:结合图示我国北方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前锋—冷锋影响而出现大风天气,而我国华南沿海受气旋影响,即热带风暴影响,而出现大风天气。
小题2:根据Ⅲ线穿过的两条等压线数值1020和1015,图判断图示Ⅲ为高压脊,故ab之间气压较高,而图示a更接近1010等压线,表示气压较低。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北京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关于北京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山区降水量多于平原
C.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接近450mm
D.分布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小题2:下列关于北京地区地形条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均自西北流向东南
B.交通网密度东南大于西北
C.通州地区地质灾害多发
D.门头沟区是小麦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图中反映北京地形河流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北京降水量在图中怀柔、密云降水量较大,顺义、通州的降水量较小,排除A;山区延庆降水量400—450mm,平原房山降水量在600—650mm,排除B;北京各地的纬度相差无几,大气环流一样,排除D;的故选B。图中最大的降水量750—800mm,最小值350—400mm,两者的差值350—450mm;故选C。
小题2:北京地形特点以山区和平原为主,山区分布在西部和西北,平原分布在东部和东南。平原地区,修路成本低,且北京人口和工商业的主要分布区,故选B;选项A中“均”绝对化,图中信息延庆附近的河流是东北流向西南,排除A;通州平原地区,而地质灾害多分布在山区,排除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在北京的东南部,而门头沟为山区,多发展林业和牧业。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a、b两条虚线有一条代表在西向东流的河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是
A.a线两侧
B.30°N线北侧
C.b线南侧
D.30°N南侧
小题2:要迅速了解该区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范围,最适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图中a、b两条虚线有一条代表在西向东流的河流,由于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故等高线左侧高右侧低,则b处为河流谷地,a处为山脊。河谷地区林地茂密,太阳辐射量相对少些,而山脊地区植被稀疏,且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故太阳辐射量最丰富。
小题2:数字地球是模拟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要迅速了解该区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范围,最适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E.2月
F.5月
G.7月
H.10月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位置在长江入海口处,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则,该地等值线的特征是盐度比周围低,是长江的稀释作用造成的。选择D项。
2.等值线Q离海岸线越近,盐度越大,也就是径流小对海水的稀释程度低导致的。所以径流小是枯水期的时间。选择A项。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世界地理》考点强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