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该地河流流向可能为自东向西 B.该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该地乙坡比甲坡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D.该地树木枝叶甲坡南侧更茂盛,乙坡北侧更茂盛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光线为该地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时北京时间为12点48分)可以算出当地的经度为108°E;此日我国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8°,根据公式(H=90°-两者的纬度差)可以算出当地的纬度为38°34’N。
【小题2】根据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河流一侧有断层活动,河流流向可能为自东向西;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甲坡位于断层处,比乙坡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树木枝叶甲坡南侧更茂盛,乙坡南侧更茂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矿井事故可以分为几类,有的是瓦斯(成分类似于天然气)爆炸,有的是透水事故,有的是塌方事故,有的是井喷事故等。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丁处所属地质构造可能为( )
A.背斜
B.向斜
C.褶皱
D.断层
【小题2】下列地点煤矿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小题4】丙处的地形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背斜山侵蚀作用
B.背斜山风化作用
C.向斜山沉积作用
D.向斜山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应用。
【小题1】图示丁处岩层断裂,并错位,故判断为断层。
【小题2】图示乙处煤层出露地面,且地质环境较稳定。
【小题3】图示a处为背斜,容易储油气资源,故可能出现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储水,可能出现透水事故。
【小题4】图示丙处中间高,故地形为山地,地质构造为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侵蚀,而周围被侵蚀,形成山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34~35题。
小题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小题2:甲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成因。
小题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
小题2:该地甲处褶皱的形成反映水平挤压力作用;而其顶部缺失反映外力侵蚀的作用,而侵蚀反映该地区地势较高,故推断该地区经历了地壳上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判断和地质作用过程判断的一般原理,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