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广阔 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西南沿海夏季多雨,利于农耕 D.西海岸寒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开幕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增长,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A对。开普敦在南半球,该段时期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差值增大,B错。南极圈内是极夜现象,C错。地球公转速度减慢,D错。
【小题2】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南非地势中部平坦,边缘陡峻,高原为主,A错。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升高,B错。西南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C错。 西海岸寒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D对。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征,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几个不同民族人民关于太阳辐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年太阳辐射最强。”
B.蒙古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长,年太阳辐射最强。”
C.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数也多,年太阳辐射最强。”
D.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年太阳辐射当然最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球上的“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北京(116°E、40°N)“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116°W、40°N
B.116°W、40°S
C.116°E、40°N
D.116°E、40°S
【小题2】对于地球上的“对住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 )
A.地方时
B.太阳高度
C.同时日出
D.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题意“对住点”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判断即可。
【小题2】由于地球上的“对住点”经度相同,故地方时相同。但由于南北半球纬度相同,但半球相反,故昼夜长短不同,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则太阳高度也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看似陌生,但根据题干信息,答案基本就在题目里面,学生只要抓住题干要求进行简单分析,结合地球运动的意义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26分)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
(2)当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A→B段时,长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____(大小)。
(3)地球绕日公转在图中的_____点时,最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
(4)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向______(北、南)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 ________(长短)。
(5)当地球公转C→D→A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______,其中D→A段时,北半球的昼变______(长短),夜变______(长短)。
参考答案:
(1)如图:
(2)大
(3)B. 慢
(4)北半球 北 长
(5)昼短夜长 长 短
本题解析:
(1)A为春分,太阳直射赤道;B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D为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从A到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与长春的纬度差逐渐缩小,长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3)远日点为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离夏至较近。
(4)A为春分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到北半球,直至B点(夏至日),为太阳直射的最北点,在此期间,整个北半球的昼长不断变长。
(5)当地球公转C→D→A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D→A段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
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圈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