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地面辐射强 B.大气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 D.无太阳辐射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冬季三个日期的无霜区分布范围示意图,即圈内区域是无霜地区,M只有2月6日不在圈内,为有霜日期,所以有霜日数是1日,B对。
【小题2】霜一般形成在冬季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B错。无风或微风,大气中 的水汽容易凝华成霜,C对。夜间地面辐射弱于白天,A错。夜间无太阳辐射不是形成霜的原因,D错。
【小题3】图示区域中部地区是盆地地形,周围是山地地形,所以中部每年有霜日数明显少于周边地区,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中部与周边地区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人类活动差异不大,不是差异形成主要因素,A、B、C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霜的形成条件,区域霜期差异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09年12月世界多国领导人出席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37?N,12°39?E)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全球变暖和节能减排等再次成为热议焦点。结合下列图表,回答问题。(共10分)
小题1:图一中①②③所示的三种辐射,波长最短的是?,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它被称为?辐射。
小题2:目前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成分是 (?)
A.氮气
B.氟利昂
C.二氧化碳
D.臭氧
小题3:图二所示地球上CO2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我国当年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人均总量最多国的_______%(保留整数)。
小题4:图三中a、b、c、d四幅气温降水分布图中反映哥本哈根气候类型特点的是?图。
小题5:下列有关全球变暖所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B.全球变暖会造成中纬度海区台风加剧
C.全球变暖将迫使世界各国改变农业结构
D.全球变暖可能造成地壳活动频繁
小题6: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人类可采取哪些主要对策?请你例举三个方面:
?
?
参考答案:
小题1:③?②?大气逆辐射?(3分)
小题2:C(1分)
小题3:美国? 19%(2分)
小题4:a(1分)
小题5:D(1分)
小题6: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温度越低,波长越长,波长最短的是③太阳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②大气逆辐射
小题2:目前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所以选择C选项。
小题3:据图分析:图二所示地球上CO2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我国当年人均CO2排放量约为人均总量最多国的19%(保留整数)。
小题4:哥本哈根气候类型为温度海洋性气候,所以选择a。
小题5:全球变暖所产生影响有引起海平面上升、造成中纬度海区台风加剧、迫使世界各国改变农业结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6: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人类可采取的措施有: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认真读图表,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2008年11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问题。
小题1: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小题2:这次降水形成的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冷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气温逐渐上升,气压逐渐下降。是暖锋形成的特征。
小题2: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降水。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城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解读图中各种主要信息,阐述其理由(从哪些方面可以得出这个结论)。(6分)
(2)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向正西过境甲城,描述过境前后甲城天气状况及风向如何变化(4分)
参考答案:(1)南 (2分)
纬度由北向南递增;海洋上等水温线温度由北向南递减;暖流由北向南;河口附近的沉积岛主要分布在河口南岸,自西向东的河流在北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左。(4分)
(2)气压降低,气温升高,云量增多,可能有降水过程。(2分)
西南风转为东南风(2分)
本题解析:(1)格局图示的纬度分布,越往南纬度越高,等温线分布越往南气温越低,风向斜穿等压线向左偏;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河口地区泥沙沉积于南岸等信息,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2)图示天气系统为低压中心,其过境甲城市则出现气压减低、阴雨天气。开始甲城市位于低压的西侧,盛行西南风,当低压向正西过境甲城市,则甲城市后来位于低压的东侧,盛行东南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的等压线分布、纬度分布、等温线等基本信息,结合低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变化和低压不同位置的风向变化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冷锋过境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故C正确。图中a表示低压过境,b表示高压过境,d表示暖锋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增长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