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个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广佛同城化以后,两地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进行了同城化尝试,据此完成问题。
1.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2.广佛同城化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C.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D.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E.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F.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G.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
H.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
参考答案:1. AD
2. 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区域城市化水平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广佛同城化对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产业布局等的影响显著,同时也会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2.广佛同城化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经济腹地扩大,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故C、D错误;而由于珠三角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科技、人才实力远不如上海,而尽管通过同城化发展也影响不大,故选AB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只要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结合我国的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回答1—5题。

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 ]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础有一定差异
D、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2、广东西部沿海和海南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
? 导因素是
[? ]
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
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4、海南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发达,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科学技术
D、能源基地
5、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
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
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
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1、D
2、A
3、D
4、B
5、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完成问题。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2.下列关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中,符合持续性原则的是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
E.大量开采地下水
F.直接利用生产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G.减少耕地面积
H.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故只有A项正确。
2.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既保护环境,又不影响经济效益,故只有节约用水,既利于保护环境,又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内涵,并要求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5,完成2题。

小题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