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热带之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若黄赤交角变为20°(减小),则热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极圈度数是黄赤交角的余角,因此北极圈纬度变为70°N;南回归线度数变为20°S,北移3°26′。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基本概况。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1,回答问题。
【小题1】A、B、C三点都位于300N,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B.昼夜长短相同
C.自转线速度相同 D.地方时相同
【小题2】E、F、G、C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A.E. B.F. C.G. D.C.
【小题3】A、B、C、D四个地区,一年中太阳辐射及日照时数最少的是( )
A. A B.B C. C D.D
【小题4】12月1日,E、F、G、C四点中,昼长最长的是
A.E. B.F. C.G. D.C.
【小题5】如果E的纬度为220N,那么一年中E点正午太阳高度达890的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内容的综合分析。
【小题1】经度相同的地方,才地方时相同。故A、B、C在同一纬线的三地,故可能地方时相同。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小题3】图示B位于四川盆地,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贫乏的地区。
【小题4】12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长越长,故E地昼长最长。
【小题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E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9°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N或21°N,故一年中有四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为生产生活提供所有能源
B.产生磁暴现象
C.是地球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D.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的主要是太阳辐射能,不是太阳活动,A错。太阳活动中的耀斑暴发,会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B对。地球上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C错。太阳活动影响的是无线电短波通讯。不是长波通信,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度,那么地球五带范围的变化正确的是
A.热带变大,温带变大,寒带变小
B.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C.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D.热带变小,寒带变大,温带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热带范围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寒带范围指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两者之间为温带,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增大,温带的范围减小。
考点:黄赤交角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