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2013年6月,联合国第三届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如火如荼的举行,目标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新协议准备草案。
(1)甲、乙两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2分)
(2)简述A国冬季降水西部海岸多于东部海岸原因。(2分)
(3)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3分)
(4)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5)全球气候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有什么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甲 (2分)?
(2) 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来自日本海西北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2分)?
(3)热带雨林气候。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分)?
(4)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分)?
(5)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当实际距离相等时,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正比,图上距离大的,比例尺就大;从两图经线上看,相同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甲图大于乙图,甲图比例尺大。
(2)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位法可知,A 国为日本,该国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处于季风区,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岛屿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3)首先根据经纬网定位法和海陆轮廓定位法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北部,该处有大分水岭,地势较高,根据所学气候类型知识可知此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受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影响,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4)由上题分析可知,B 国为澳大利亚,其北部为季风气候区,当日本盛行西北风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而澳大利亚在南半球,正值夏季。所以其北部盛行西北季风原因是海陆势力性质的差异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因为两国都是临海国家,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两国的沿海低地有可能被淹没,解决措施应该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及参加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非洲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沙漠面积广大
B.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获得太阳光热最多,因此气温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中ABC三个国家分别是

A.中日韩
B.日韩中
C.韩日中
D.日中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国家地理。图示横坐标表示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的总量,在这3个国家中中国资源总量虽然最多但是由于人口太多导致人均资源量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本也比较低,由此可知C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是典型的资源缺乏国家。但是由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资本高所以A对应日本,B对应韩国。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区域行政区划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区域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