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E.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F.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G.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H.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答案:1. CB
2. 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21世纪初,技术型加工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最大,即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资源型产品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劳动力的成本低廉,所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C项正确;资本型加工产品的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高于资源型产品,故D项错误。
2.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型加工产品比重上升,并且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说明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在此诱因基础上进一步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故A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放射性坐标系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半岛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优质苹果在山谷中的分布及原因,正确的是2.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谷底。水热丰富,土壤肥沃;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B.主要分布在山腰,那里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C.分布在山腰,夜间吹山风,冷空气下沉到谷底,气温低,暖空气挤抬上升,形成逆温层,山腰气温高,开花早。
D.分布在山顶,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有利于糖分的合成,苹果色泽鲜艳,味道好。
E.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F.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G.M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H.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形可知,主要分布在山腰,由于两侧有山地阻挡,受海洋影响较少,处于背风坡。
2.由图可知,N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相反,根据南北方向,可判断M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N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但夏季降水最多,都是夏雨型。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与气候。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水稻种植区北界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确定水稻种植区北界的主要依据是2.若图为水稻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则序号③代表的因素可能是: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E.生物技术
F.机械化水平
G.劳动力
H.市场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水稻是一中高温喜湿的农作物,越向北,热量越少。选择B项。
2.水稻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结构。所以影响因素比重最大的是劳动力优势。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新模式。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描述的农业新模式与下列选项最吻合的是2.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示意图,图示中的数码 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
A.旱作农业
B.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生态农业
E.①——猪羊、②——玉米花菜、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
F.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虾蟹、④——猪羊
G.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
H.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虾蟹、④——浮游水生物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材料可以得出,崇明岛农业发展的特色之一是自身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生态农业。
2.生态农业的特点是生产的各环节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抓住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塘底污泥中的物质能量只能流向玉米花菜,所以与①对应,同样玉米花菜中的物质能量流向猪羊,与②对应)等本题便可迎刃而解。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有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之称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焦柳线
D.宝成—成昆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之称的铁路干线是京广线。交通运输量大。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