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落成,它位于(80°02"S,77°06"E),海拔 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根据材料和“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1~2题。

1、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 ]
A、多暴风雪
B、高寒缺氧
C、降水稀少
D、日照强烈
2、下列关于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位于我国最东端的西南方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距海口最近的是中山站
D、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南方
2、单选题 读下面A、B、C三幅图回答1—2题。

1、能够观察到图A所示自然景观变化现象的考察线路是
[? ]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2、图A四地中,气候特征与图C相符的是
[? ]
A、I地
B、II地
C、III地
D、IV地
3、单选题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小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4、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4、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甲国A、B两城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损失惨重的地震。据研究,AB一带20年内极有可能有大地震。乙国D火山是世界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05年5月23日再次强烈喷发。
(1)读材料一,结合相关知识,简要归纳分析当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简要说明图中A、D两地区多火山、地震原因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简述图中E河航运价值大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国农业发达,地区生产专门化程度高,形成了几个主要农业带。材料二所示图中C附近是水果和灌溉农业带,请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所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工业的扩散或迁移方向。请说明该国工业扩散或迁移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图是“沿20°经线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和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大陆的地形特征为
[? ]
A、以高原为主
B、三大纵列地形单元
C、东南高西北低,平原为主
D、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
2、图示前后大气环流状况,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大坝的发电量进入高峰期
B、图中C地树木落叶,草木枯黄,动物大规模南迁
C、开普敦少雨,好望角附近风急浪高
D、阿尔及利亚当年葡萄酒已配制成功,部分优质酒已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