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A.土壤贫瘠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海拔低,气温高 D.水平衡失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完成7~9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定位。
小题1:根据比例尺可算出该地面积大约为24km*24km=576km2,C项接近。
小题2:根据图例可知该地位于位于南方亚热带地区,C项位于热带地区,所以B正确。
小题3:公路的修建要考虑路线长度及地形影响。既要与等高线平行,又不能太长。所以B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下图是我国福建、浙江、上海和山东四省复种指数变化过程(复种指数一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下图完成1—2题。 
1、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理分异规律主要是
[?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技术水平的下降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全球气候变暖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参考答案:(1)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2分)海拔过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2分)
(2)南坡纬度较低,且山体的相对高度较大。(6分)
本题解析:(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递变是由于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其山麓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没有森林分布。(2)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多主要从相对高度、纬度位置和水热条件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知识,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并能结合山地的水热条件分布判断喜马拉雅山脉南北两侧的自然带差异。注意结合区域实际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