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2019-06-25 00:05:4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某河流各月平均径流量示意图,柱状长短表示径流量的大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较大 B.冬季出现断流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主汛期持续时间长
| 小题2:有关该河流域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旱涝对该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B.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C.粮食作物商品率低 D.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柱的长短表示径流量大小,不能表示河流含沙量,A错 。各月份径流量都大于0,所以冬季没有断流,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月的径流量大小差距较大,说明径流季节变化大,所以C对。图中径流量最大的是7、8两个月,说明这时期的雨量大,是主汛期,时间短,所以D错。 小题2:由上一题可知,该河流域降水、径流季节变化大,所以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所以A对。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国营农场,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所以B、C错。这里纬度较高,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图,完成下题:
 (1)类型:A为?循环,B为?循环,C为?循环。 (2)主要环节 D为?,E为?,F为?,G为?,H为?,I为?, J为?。
参考答案:(10分) (1)陆地内?海陆间?海上内(3分) (2)蒸发?降水?大气水分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7分)
本题解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如下表所示: 水循环类型 发生领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之间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等 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海洋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之间 蒸发、凝结降水等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可以判断:A为陆地内循环,B为海陆间循环,C为海上内循环。 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所示:D为蒸发,E为降水,F为大气水分输送,G为地表径流,H为下渗,I为地下径流, J为植物蒸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还可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掌握三种水循环的发生领域、环节,本题即可作答。图解水循环的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A.陆地循环 B.海陆间大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 河流下游(与上游相比)主要的水文特征;说出该河流上、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出B 处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说明C 处多沼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水文特征:①流量大?②流速慢;外力作用:上游以流水侵入作用为主,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2)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区位因素:①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②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③土层不深厚,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答出3点即可) (3)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位于沿海平原地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请回答题: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
 【小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成水的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