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关于河水补给来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
B.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都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C.北半球河流的枯水期都在冬季
D.一条河流可有几种补给来源,以其中的一种为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关系。若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的汛期受降水量的影响,故A错误;形成春汛和夏汛是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B错误;河流流量受补给量影响,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于冬季,则冬季为汛期,C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有2.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高
C.水污染严重
D.土壤盐碱化
E.河流径流量较小
F.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G.灌溉用水量大
H.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
参考答案:1. BD
2. C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而我国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都超过了40%,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过高。我国图示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土地的盐碱化。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2.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少,但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所以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灌溉用水量大,水资源统筹管理程度低。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②表示的环节是?,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物质循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了岩浆岩(A),岩石在形成岩浆之前有高温作用,所以C是变质岩,因此D是沉积岩。
(2)从图中可知,图中的水循环是陆地和海洋上的之间的,所以是海陆间水循环。
(3)①从海洋上向上,是海洋蒸发;②是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是通过风等大气运动的水汽输送;③在陆地上的箭头向下,是大气降水;④从陆地表面到海洋,是地表径流。
(4)地球上的四大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5)甲岩层向下凹,是向斜;乙处岩层出现明显的断裂、错位,是断层;丙岩层向上拱,是背斜。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丙)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应该建在背斜构造(丙)中,因为背斜岩层呈拱形,有支撑点,比较坚固,且无地下水渗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 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地理纬度可能是
[? ]
A、55°30"N
B、55°30"S
C、34°30"N
D、34°30"S
2、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
B、此时该河流处于汛期
C、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
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
参考答案:1、D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冰川水
D.地下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分类。水根据更新周期分为动态水和静态水。其中河流水的更新周期最短,为动态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