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5 00:20:2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2012年1月1日6点的时候,全球进入2012年的地区有 A.多于一半的地方 B.少于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没有任何地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关于两个日期的计算,掌握基本规律:东十二区区时为几时,则新的一天即占几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为2012年1月1日6点的时候,则东十二区区时较东八区区时早4个小时,即东十二区区时为10时,故新的一天占10个时区,说明全球进入2012年1月1日的范围少于一半。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两个日期范围计算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利用东十二区的区时来计算新的一天的范围。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图甲和图乙是 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M地昼长为??。(4分) ⑸Q地位于M的??方向。(2分) ⑹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2分) ⑺在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参考答案:(1)20°S? 120°W (2分) (2)C (2分)? (3)从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2分)? 14小时(2分) (5)东北(2分) (6)东南(2分) (7)如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光照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白昼的平分线为120°W,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W;图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为70°N,且70°N以北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确定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故C项正确。(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4)图示P点的纬度低于Q点,而Q点出现极夜,故夜长Q地大于P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W,即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135°E的时间为5时,故计算M地的昼长为14小时。(5)根据Q地(70°N,120°W)和M地(34°S,135°E),判断两地的方位。(6)结合上述分析,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北半球昼短夜长,泰山日出东南,日落西南。(7)Q点的对趾点刚好出现极昼,故0时日出,24时日落。纬度为70°S,则计算正午太阳高度为40°。故画图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以下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是 A.135°W B.23°26′N C.135°E,23°26′S D.45°E,23°26′S E.45°W F.23°26′N G.西南、正南、正东 H.正西、正北、正东 I.西北、正北、东北 G.西北、正北、东南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度经线,一条是0时经线。因为ABC代表晨昏线,所以平分ABC的0时经线,可以判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23°26′S,另一条为180度经线,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算出直射的经线为135°E。 2.北半球冬至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是西北、正北、东北,因为太阳日出、正午、日落的方位为东南、正南、西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各城市日出日落的时间表,据此回答:
  城市
  | 日出
  | 日落
  | 城市
  | 日出
  | 日落
  |  北京
  | 7:18
  | 16:50
  | 西安
  | 7:33
  | 17:35
  |  成都
  | 7:44
  | 18:02
  | 哈尔滨
  | 6:54
  | 15:51
  |  上海
  | 6:36
  | 16:51
  | 拉萨
  | 8:34
  | 18:56
  |   此日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图中的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
   据表中资料,判断下列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参考答案: B D  
	本题解析: 从这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看,这一天我国的上述城市都是昼短夜长,在天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中,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是冬至日,因冬至日接近1月初的近日点附近,是图中的2点。 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低昼长越长, 日出到日落间的时间差就是一天的白昼时间,从表中可算出,这一天成都的昼长是10小时18分钟, 上海的昼长是10小时15分钟, 拉萨的昼长是10小时22分钟,西安的纬度明显高于三地,不必计算,拉萨白昼时间最长,纬度最低。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小时;甲地的昼长为?小时;两地的时差为?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小时。(4分) ⑵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分) ⑶该日甲地日出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2分) ⑷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2分) A.悉尼 B.新加坡 C.海口 D.北京
    
	参考答案:(10分) (1)14;12;10;3。(4分)? (2)0°,30°W。(2分) (3)15°N,60°E。(2分)? (4)C。(2分)  
	本题解析: 第⑴题,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两条曲线顶点都是正午太阳高度,之间是白天,所以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3小时。杭州使用的是北京时间,甲地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22点,两地时差为10小时。 第⑵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通过杭州计算出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15°N,根据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5度,计算出当地纬度为0°。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北京时间为22点,可以计算出当地经度为30°W。 第⑶题,一天中直射点纬度位置不变,为15°N,只是不同经度地点顺序经过该点,直射点位置地方时为12点,当甲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6点,可以计算出直射点经度为60°E。第⑷题,该日直射点位于15°N,下列城市中,海口位于20°N,距离直射点最近。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甲地昼长的判断及甲地的正午时刻出现的时间成为解题的突破口。读出图中两曲线的交点在横坐标上的时间跨度就是它们各自的昼长,两曲线重叠部分的时间跨度就是它们同处白天的时间,两地日出点或日落点的时间跨度就是它们的时差,根据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出直射点,甲地的纬度就是以它为中心、对称于杭州纬度的另一侧,由甲地与杭州的时差即可求出其经度。离直射点近的城市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本题虽有难度,但区分度良好。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