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0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6分)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6分)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8分)
参考答案:
(1)产业发展集聚,即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居住集中,即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资源利用集约,环境问题集中控制处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6分)
(2)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提高农业竞争力。(6分)
(3)分工:农业和低端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主要分布于城市。
城乡协作:农村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城市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农业机械、电力等。(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城乡空间重构图中,工业生产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产业发展集聚。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在生活方面,农民居住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从生态角度看,资源利用集约,环境问题集中控制处理,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在左图中,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扩大农场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率。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培育良种,提高农业竞争力。
(3)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要根据农村和城市的特点合理分配。农业生产占地面积广,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如城市完善,所以在农村适宜发展农业和低端服务业。工业比农业占地少,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所以工业和高端服务业主要分布于城市。同时,农村能够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城市可向农村提供资金、技术、农业机械、电力等,这就是协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
B.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
C.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D.在城市化过程曲线中,我国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城市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过程曲线中,我国目前处于加速阶段。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根据表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
时间(年)
| 1955
| 1964
| 1969
| 1984
| 1989
| 1994
|
城市人口比重(%)
| 14.1
| 18.2
| 17.6
| 22
| 25.7
| 28
|
?
小题1: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城市人口比重曾一度减小
C.我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目前城市化速度仍低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