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物增产 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说明部分融化,全球气候变暖使气温上升,D正确。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和高纬度气温上升,降水增加,高纬度地区作物增产,A、B错;沙漠地区更加干旱,C错;全球气候变暖使极低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严重,D正确。
考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台风及沙尘暴过境前后的曲线分别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风向。
【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结合图示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在低压控制区内,气流向中心幅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辐射为0时表示日出和日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6月20日 多云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3月12日 晴朗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
A.南沙群岛(105°E左右)
B.大兴安岭(120°E左右)
C.祁连山地(100°E左右)
D.帕米尔高原(73°E左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读出,此地当日昼长约为14小时30分,季节应接近夏至,排除C、D选项;图示日期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较小,且在13点左右出现了一个低值,说明当日云量较大,削弱了太阳辐射。
【小题2】 昼长约为14小时30分,日出时刻应为地方时4:45左右,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6:00,时间相差75分钟,和120°E的经度差接近20°,所以应选答案C。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最新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图中颜色较深部分),完成各题。
【小题1】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专家认为,埃博拉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未来可能(或现在已经)通过空气传播,对于甲地区来说,病毒向内陆地区传播风险最大的是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埃博拉疫情集中发生区域是刚果盆地,其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所以选D。
【小题2】,由于埃博拉的传播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对于甲地来说,夏季,即7月份,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会给其带来丰沛的降水,使其呈现高温多雨的特征,所以,此时,埃博拉传播的风险度最高。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