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太阳、地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太阳的组成及能量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3.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由氢气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
B.由氢和氦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形成巨大的能量
C.中心是由铁镍组成的核心,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巨大的能量
D.由100多种元素组成,大爆炸形成巨大的能量
E.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
F.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
G.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
H.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
I.适当了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G.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
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1.太阳辐射能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亿千米;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为直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14分):

(1) 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 面、BC间: 面。
(2) 三个圈层名称:A: B: C: 。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参考答案:(1) 莫霍 古登堡
(2)地壳 地幔 地核
(3) C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AB之间的界面位于地表浅层,应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为莫霍界面;BC之间位于地下深处,应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即为古登堡界面。(2)地球内部自地表向下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3)由于地核的外核部分,可能呈熔融状态或液态,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横波不能通过C层;软流层位于地貌的上层,即B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界面和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等基础内容即可判断,注意横波和纵波的传播特征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是某国居民在进行宗教活动。根据图示完成题。
1.这种宗教代表性的建筑是2.这种宗教目前主要分布在
A.寺庙
B.清真寺
C.塔
D.天主教堂
E.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F.亚洲东部、东南部
G.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H.亚洲北部、欧洲、非洲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国居民信仰的基督教,寺庙和塔都佛教的代表性建筑,而清真寺是伊斯兰的代表性建筑,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就是这种教堂,故选D
2.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故选A
考点: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求考生熟悉世界三大的分布区,属于识记性的知识点,试题属于比较容易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C港和D港相比较

A.沿岸同为暖流
B.沿岸同为寒流
C.多雨期一致
D.高温期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判断,C港位于美国西部沿海,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港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所以A、B错。C位于北半球,D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所以C对。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约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99%的
A.氧和二氧化碳
B.氧和氮
C.氮和臭氧
D.二氧化碳和臭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干洁空气中,?氮约占78%,氧约占21%,二者共占99%。故选B。
考点:干洁空气
点评:本题考查干洁空气的体积比,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干洁空气的体积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