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l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产业区分布示意图,(该区拟将政府驻地建在坪上镇或厉家寨村.任选其中一处,评价其作为政府驻地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10分)坪上镇。优点:位于区域几何中心,(1分)最大限度方便产业区全体居民;(1分)现有基础设施较完善,(1分)基础建设投资较小;(1分)临近公路(省道),(1分)交通便利。(1分) 本题解析:任选其中一个处,从交通条件是否便利、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较好、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工业区对该地是否有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言之合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乙曲线表示发达国家 B、甲曲线表示的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低 C、甲曲线表示的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比乙曲线大,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曲线表示的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大 2、甲、乙曲线表示的国家可能是 [? ] A、在世界新增人口中,甲类国家所占比重大 B、在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行动中,甲类国家应承担的义务更大 C、乙类国家大部分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 D、甲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过渡型 参考答案:1、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火电厂、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1—2题。 参考答案:1、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7月3日下午3点开始,2011年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成都,连续3个多小时的强降雨,造成了成都市内交通局部瘫痪。这场暴雨,让成都成为泽国,城区内上百处低洼之处,积水至人膝部,达半米之深,到处可见有汽车泡在水里无法走动,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降水过后,自然状态的洪水汇集过程中由于受到地面阻力作用、下渗,降雨后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洪水,洪水最高水位时间滞后降雨量最大时间,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最大值也应该滞后降雨量最大时间,城市化后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面阻力减小,洪水汇集时间缩短,汇集的水量增大,所以城市化后,洪水水量最大值及其出现时间都要比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洪水量大,出现的时间早,修建水库后,由于水库可以对径流起到调节作用,所以修建水库后洪水最大值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要比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洪水量小,出现的时间晚,根据以上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对应的曲线是①,故答案选A。
小题2:此次成都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暴雨,二是城市化对地表径流汇集过程的影响,对照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可以得出造成此次成都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异常导致环节a(暴雨)增强,加之④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导致d(地表径流)环节增强,洪水水位迅速上涨,河道排水能力较差,而形成城市内涝,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