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水的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5 00:29:0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题。
 1、有关各地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东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 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下径流增加
| 小题2:欲增加该区域年降水量,可行性较差的措施是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增加水汽输送量 D.修建小型水库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就是破坏植被,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选择B项。 小题2:可行性就是实际实施容易实现的。增加水汽输送量实际操作困难,可行性差。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2分)水资源问题是21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每年的 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水周”,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的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表(除南极洲外)
?
| 欧洲
| 亚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径流总量(立方千米)
| 3100
| 131900
| 4225
| 5950
| 10390
| 1965
|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 2100
| 1960
| 5500
| 7640
| 21000
| 27800
| 材料二:中国主要河流人均径流量比较图
 材料三: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活 用水量 (m3/人·年)
| 人均生产 用水量 (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 均用水量 (m3/亩·年)
| 万元GDP 用水量 (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取决于?和?的对比关系。根据材料一可知,径流总量最大的是?洲,人均径流量最小的是?洲。大洋洲径流总量最小但人均径流量却最大的主要原因是?。(6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我国人均径流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主要原因是?。针对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可采用?的措施来解决,在水循环环节中,它是通过改变?来达到目的的。(8分) (3)与“长城”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的另一工程是?,它贯通了材料二中所示的?、?、?、?四大水系,该工程为我国正在投资建设的?工程提供了便利。(8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江苏和宁夏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4分) ?。 (5)根据材料三,分析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6分)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 (1)(共6分) 多年平均降水量 (1分)?多年平均蒸发量(1分) ? 亚(1分) 亚(1分)?人口少(2分) (2)空间差异:南方多,北方少?原因:年降水量南方大,北方小?跨流域调水 地表径流(6分) (3)(共8分)京杭大运河(2分)?海河(1分)?黄河(1分)?淮河(1分)? 长江(1分)?南水北调东线(2分) (4)生活用水江苏省的比重比宁夏大,生产用水宁夏的比重比江苏大。(4分) (5)自然原因:宁夏的降水量比江苏少得多,而蒸发又比较旺盛。 人为原因:灌溉方式不合理(或灌溉技术落后、或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6分) (注:未单独标注分值的空格均分每个知识点2分)
本题解析: (1)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主要取决于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多年平均蒸发量之差,根据材料一数据,世界各大洲径流总量由大到小排序为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世界各大洲人均径流量排序为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可知径流总量最大的是亚洲,人均径流量最小的是亚洲;径流总量最小但人均径流量最大的是大洋洲,主要是因为大洋洲人口稀少。 (2)根据材料二我国主要河流人均径流量,可看出辽河、海河、滦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河流的人均径流量都较小,而长江、珠江等南方河流的人均径流量都较大,由此可判断我国人均径流量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南方多、北方少;径流量主要是受降水影响,结合我国降水分布,可知我国年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主要是通过河流、运河、渠道来实现,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来实现。 (3)“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大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南起长江下游的杭州,北到北京,贯通了材料二中所示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属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部分,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了现成通道。 (4)根据材料三,水资源利用结构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农田灌溉用水;结合材料三数据,可看出江苏省和宁夏省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中的差异:人均生活用水量江苏大于宁夏,生产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都是江苏小于宁夏。 (5)宁夏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而蒸发量大,所需灌溉水源多,而江苏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蒸发量较小,且宁夏经济较为落后,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方式不合理,造成浪费严重,所以使宁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④环节塑造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地貌,其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海浪侵蚀
D.风力沉积
小题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加速全球的气候变化
B.延缓地表的海陆变迁
C.改变沿岸洋流的分布
D.促使陆地水不断更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节,即④环节。
小题2:河口三角洲是受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
小题3:水循环的意义包括:促进了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塑造了各种流水作用的地貌形态;促使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和转化,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小题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各月降水量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为我国某地干旱地区。从图中可看出流域径流深度与气温、降雨量成正相关,所以,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除雨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
小题2:由图可知此地冬冷夏热,年降水量不足200mm,所以为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多风沙,山麓地带水源丰富,多绿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