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3、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
②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 ]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得到缓解,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发达国家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少得多,那里的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比发展中国家轻得多
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管理水平较高,又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对环境保护的能力强、投入多
③一些发达国家把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④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减弱、目标降低
⑤一些发达国家依靠法律管理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⑥发达国家人口素质较高,没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步早,已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他们依靠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技术,较高的管理水平,严格的法律管理,加之一些发达国家把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所以,目前环境问题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得到缓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选项你认为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
A、撒哈拉沙漠地区沙漠不断南侵
B、大气污染
C、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D、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森林遭受到大规模的砍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合理的匹配是(2分)
A.甲 乙 丙? B.丙 甲 乙?
C.甲 丙 乙? D.乙 丙 甲
(2)简述a图中显示混浊天气日数的季节特征及成因。(8分)
参考答案:
(1)B
(2)夏季少于冬季 (2分)7月为我国夏季,雨水多,带走了悬浮颗粒;(2分)夏季植物茂密,吸烟滞尘作用强;(2分)冬季居民取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浮颗粒;(2分)冬季风频频南下带来沙尘:(2分)冬季冷锋天气可能造成逆温,混浊物不易扩散。(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的风频图,AC位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所以污染较小,A地植被覆盖率高,所以污染最小;B位于城区,东南风的下风向,所以污染最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根据图示:夏季少于冬季,夏季空气质量较好。主要原因是:7月为我国夏季,雨水多,带走了悬浮颗粒;夏季植物茂密,吸烟滞尘作用强;冬季居民取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浮颗粒;冬季风频频南下带来沙尘:冬季冷锋天气可能造成逆温,混浊物不易扩散。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