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试卷《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5 00:34:29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2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8000 B.10000 ? C.6000? ? D.4500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则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小题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无节制的增长(丙图)和忽大忽小的剧烈变化(甲图和丁图)都不合理。 小题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是先增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目前自然增长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原因是出生率下降。故甲图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坐标含义和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过程,并能结合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过程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D.P为“木桶的短板效应” 2、图中反映了 [?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数量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继续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日本、荷兰等国合理人口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自然灾害不多 C.人口素质较高 D.大量利用了别国的资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6~8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
小题2: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a<c<b
小题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第6题,资源是决定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一地的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小题1:第7题,明确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的差异。人口容量是在一定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地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等的前提下,一地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大约8—9亿)。
小题1:第8题,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故水源不足是限制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