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亿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亿人,则城市化水平约为
A.49.68%
B.55. 61%
C.42. 52%
D.32. 37%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故利用总人口13.397亿和乡村人口6。741亿,即城市人口6.656亿;计算即得。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中是某城市的模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F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代表工业区的是?;代表低级住宅区的是?,代表高级住宅区的是?。(填代号)
(2)在图例①-④中,①类用地的建筑高度与距离市中心的关系一般是
原因主要是?。
(3)①类用地中超市多分布在高楼的底层,原因主要是?。
②类用地的主要作用是?。
③类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纷纷被迫向市区外缘迁移,原因主要是?。
参考答案:(9分,每空一分)
(1)D? A? C? F
(2)距离市中心越远,高度越低(负相关)
距离市中心越近,地价越昂贵,楼房建筑高度越高
(3)①高楼底层通达度较好,能够 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
②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
③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D区建筑物高大密集,而且位于市中心,所以D代表中心商务区的,A区位于城市外围,距离市中心较远,而且占地面较大,所以代表工业区的是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离工业区较近,有利于工人上下班,节省交通费用,所以C代表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位于城市外围环境较好的地区,所以F代表高级住宅区。
(2)在图例①-④中,①类用地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达密集,属于商业用地,市中心地价昂贵,其建筑高大密集,随着土地租金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建筑物的高度逐渐降低,所以①类用地建筑物高度与距离市中心的关系呈负相关,一般是距离市中心越远,高度越低。
(3)①类用地为商业用地,超市主要销售日常用品,货物流通量大,客流量也大,布局在高楼地上一层至二层或地下一层,进出方便,通达度较好,有利于商品运进,方便顾客购物。
②类用地布局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应为城市绿化用地,主要功能作用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
③类用地为工业用地,城市外围土地租金低,向市区外缘迁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远离城区,可以减少对城区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城市的风频图可能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布局。注意图中指向标。结合指向标反映该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正北和正南方向,故正北、正南方向为最小风频。B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起源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
B.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C.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全部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D.美国东北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之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城市不是起源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而是起源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这段时间。美国是移民国家,其开发最早的东北部也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①处最可能为(?)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