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四)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74°W位于西5区,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可以计算出纽约的区时是12月7日3时18分,A对。
【小题2】地壳厚度在大洋部分是6千米,在大陆部分平均厚度是33千米。材料中震源深度20千米,位于地壳中,D对。
考点:地壳内部结构,地壳特征,区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军舰在160°E,40°S的洋面上向正南方向发射射程6KM的炮弹,炮弹落在( )
A.北半球
B.东半球
C.西半球
D.在160°E经线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则炮弹会落在160°E的东面,在西半球。
考点:该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表,分析回答下面题。
| 纬度 | 北半球 | 南半球 | ||
| 极昼期 | 极夜期 | 极夜期 | 极昼期 | |
| 70° | 72天 | 53天 | 69天 | 56天 |
| 75° | 108天 | 93天 | X天 | 98天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理论上,南半球极夜天数与北半球极昼天数一致。但由于南半球极夜期间,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较快,故南半球极夜天数要比北半球极昼天数少几天,故表中X的天数是103。
【小题2】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南北半球极昼极夜天数及原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由于南半球极夜期间,地球经过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故南半球极夜天数要比北半球极昼天数少几天。即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导致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4年11月14日当地时间晚9时50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夜色中乘机到达甲国城市布里斯班,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开始了为期10天的国事访问。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习主席到达布里斯班时,世界时(中时区区时)为
A.14日19:50
B.13日23:50
C.14日7:50
D.14日11:50
【小题2】在习主席此次访问期间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快
C.布里斯班的昼长将逐渐变长
D.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布里斯班位于150°E附近,为东10区,比世界时早10小时,当该地为21点50分时,世界时为11点50分。
【小题2】访问期间为北半球冬半年、冬至日前,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变小;地球自转速度不变;布里斯班的昼长将越来越长,直至12月22日前后变为最长;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
B.位于南半球,PQ为晨线
C.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Km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小题2】.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小题3】.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
A.a>b>c>d
B.a<b<c<d
C.a="b=c=d"
D.a> c > b >d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区域等温线弯曲方向为“陆北洋南”,可以判定为7月份,同时,图中所示为最热月,可以知道7月为当地的最热月,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根据图例,PQ的实际距离小于20Km。根据丙图,可知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选A。
【小题2】由丙图知,E比A流量变化小,所以E应该是受到湖泊调节之后的河段,所以,河流流向应该从E指向F,即从南向北。从河流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弯曲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此时河水补给潜水。
【小题3】水往低处流,潜水位的弯曲递变方向与河流的流向一致,由于河流流向为D-C-E-F,所以,潜水位线的数值也应该是d>c>b>a,故选B。
考点:本题是对河流的综合考查,涉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流向分析、水文特征分析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答题技巧(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