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草地
B.天然气
C.潮汐能
D.野生动植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解决地面下沉的措施,可行的是(?)
A 加固地壳? B 用海水回灌地下水?
C 增强城市建筑的坚固度? D 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增加雨水回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了防止地面不断下沉,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采用雨水回灌、补充地下水、寻找新水源、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防止水土流失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较大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
D.植被覆盖率高
E.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F.开发利用率很高
G.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H.在各地的更新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该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2.由图可以推断出该资源应为固体冰川或永久性积雪。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固体冰川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考点:考查固体冰川或永久性积雪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图考查固体冰川或永久性积雪分布状况。该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固体冰川或永久性积雪消失速度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 ]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D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体现我们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目前煤炭仍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针对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地区某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筑了如下产业链。
(1)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主要原因是?(2分)
(2)在煤炭的开采与使用过程中,分别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5分)
(3)材料二中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3分)
?
参考答案:
(1)我国煤炭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2分)
(2)开采中——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1分)
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1分)
对策: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3分)
(3)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供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3分)
本题解析:
(1)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炭开采和使用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因此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
(2)煤炭开采中的问题——植被破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
煤炭使用中——酸雨、粉尘等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等。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的对策:矿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发展清洁煤技术或脱硫技术;加强硫氧化物的综合利用;加大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3)从图形中可知: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提供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投入,经济效益提高;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等效益。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