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形是________。
(2)该地地质构造在形成时受到________力作用,其方向是________向。
(3)甲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乙地地质构造是________。
(4)根据该地地层的形态和组合关系,说明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图中所示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则油井应打在甲、乙两地中的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在图中所示地区寻找地下水资源,则水井应打在甲、乙两地中的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平原
(2)挤压;南北
(3)背斜;向斜
(4)岩层受到挤压力形成褶皱后,曾经遭到侵蚀,以后地面下沉,接受外力沉积,形成沉积物。
(5)甲地;从受力看,隧道应选在背斜处,其顶部不易塌陷。从地下水流动看,选择背斜有利于排水。
(6)甲;甲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7)乙;向斜盆地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000~3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气旋和反气旋
B.风
C.大气环流
D.热力环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故选D。
考点:热力环流
点评: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特点,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图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2.图中与箭头④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3.流水侵蚀作用属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⑤
I.①
G.③
②
④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1.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岩浆上升冷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箭头④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③也变质变质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流水侵蚀属于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为图中的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向斜
B.背斜
C.褶皱
D.断层
E.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F.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G.修一条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H.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I.地壳运动所致
G.内力作用所致
岩浆活动所致
外力作用所致
 
	参考答案:1. A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中间最新,而两翼岩层逐渐变老,故为向斜。
2.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一南北向隧道,隧道易积水;图中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判断为沉积岩。
3.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地形倒置及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质构造在地质科考中的应用、分析地形倒置的形成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