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中AB为晨昏线,D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C地该日的夜长为9小时20分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2.在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
B.2时
C.14时
D.22时
E.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
F.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G.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
H.阿尔卑期山雪线降到最低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根据C地该日的夜长为9小时20分钟。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AB为晨线,D点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所以北京时间为2: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但是变化情况无法确定;阿尔卑斯山脉的雪线较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泰山日出时刻最早是当地白昼最长的时候,这时太阳从东偏北升起,偏北越多,日出时刻越早。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和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地球自转速度的规律是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为1670km/h,两极最小速度为零,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是835km/h。通过图甲可知M点的自转速度是835km/h得出M处纬度应为60°。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每年一月初在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每年七月初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通过图乙可知N点公转速度最慢得出N点应位于远日点,对应时间为7月初。
考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本题通过地理图像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规律,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2.a到c的最短航线的方向为
A.b
B.c
C.d
D.e
E.先向西再向东
F.先东北再西南
G.先向北再向南
H.先西北再东南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因为陆半球和水半球是相对的,两个极点互为对跖点,因而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故而为C点。
2.a到c的最短航线为经过这两个点的大圆劣弧,这两个点为对跖点,所以a到c的最短航线的方向为过北极点,故而先向北再向南,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图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C为该纬线上一点。读图完成问题。
1.该日C地的日出时间和可能的月份为2.若A、B所夹劣弧为夜弧,且A点两侧日期不同,为7日和8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2时 5月
B.10时 6月
C.2时 11月
D.8时 12月
E.7日18时
F.7日22时
G.8日18时
H.8日22时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则AB弧要么是昼弧,要么是夜弧,若AB弧是昼弧,则该日昼长为60o/15o/h=4h,即C地昼长为4小时,10:00日出,则北极点附近为极夜现象,对应下半年时间,可能为11或12月;若AB弧是夜弧,则该日夜长为60o/15o/h=4h,即C地夜长为4小时,2:00日出,则北极点附近为极昼现象,对应上半年时间,可能为5或6月;综合分析本题选A。
2.若A、B所夹劣弧为夜弧,则平分AB弧的经线地方时为0:00,如下图所示。又因为A点两侧日期不同,为7日和8日,则A点所在经线为180度经线,根据自西向东过180度经线减一天,确定7日、8日范围,由图可知150oE地方时为0:00,则此时北京时间即120oE的地方时为7日22时。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及日期分界线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同一条纬线圈上的点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明确日期分界线的判断方法,自西向东过180度经线减一天,自西向东过0时经线加一天。(3)明确北京时间就是120oE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