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图22是我国某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A、B中属于新工业区的是_ ▲ ,其布局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 ▲ __、_ ▲ _。
(2)为保护居住环境,在居住区和传统工业区之间应设置__ ▲ ____。
(3)该市拟建高级住宅区和大型仓储超市各一个,请在C、D、E、F中进行合理选择,并说明理由。
?
| 地点(填字母)
| 理由
|
高级住宅区
| ▲
| ▲
|
大型仓储超市
| ▲
| ▲
参考答案: (1)A 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实力强?靠近绕城公路和机场,交通便利 (2)绿化带 (3)E?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D城市外围低价低,交通便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B附近二氧化硫浓度最高,判断为传统工业区,A位于科技文化区附近,科技水平高,且靠近绕城公路,交通便利; (2)设置绿化带降低传统工业区对居住区的环境污染; (3)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区位,故E位置最适宜;大型仓储式超市适宜布局于城市的边缘,交通干线交汇处,地价较低,交通便利。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城市的起源同步 B.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各功能区的形成都是规划建设的结果 D.在不同城市,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尽相同
|
小题2: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变化是
A.商业区,都位于城市几何中心
B.工业区,逐渐向市区外缘移动
C.文化区,接近商业区布局
D.功能区一旦形成,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小题1:A项城市功能区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A项错误。B项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错误。C项各功能区的形成有自发形成的也有规划建设的。故C项错误。选D项。
小题2:A项商业区一般布局在市中心或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交汇的地方;故A项错误。B项工业区逐渐向城市边缘迁移,地价较低,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少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故B项正确。C项文化区一般布局于住宅区附近,C项错误。D功能区也会随着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而有变化,而交通条件的变化。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特大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净化城市空气?②减轻酸雨危害?③防止水土流失?④减轻“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特大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净化城市空气,减轻“热岛效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显示为某国际大都市中心至70千米范围内的近远郊区的卫星城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该都市与周边区域的铁路运输系统与通勤车站群密集,中心区的地理坐标为35°41′N,139°46′E。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信息表明,由都市中心至70千米范围的卫星城(?)
A.夜间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大
B.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差值基本持平
C.昼间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D.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差值逐步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