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过度放牧 D.盲目开垦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该区域“水草宜畜牧”,说明这里植被以草原为主;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文字描述地区是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大陆腹地;属于非季风气候区,降水稀少,河流以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黄土高原才是千沟万壑;故选项A正确。
【小题2】由于该区域地处国西北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导致该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最常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多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地区;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是引发该区域生态问题的原因,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荒漠化的防治。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共10分,每空1分)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轮船由①市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②市的过程中以 (填“顺”或“逆”)洋流为主,其中甲处附近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2)目前,②市所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与②所在国家相比,①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较 ,但目前呈现“虚假城市化”特点,说明该国城市化水平 (填“超过”或“落后”)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③市周边的自然带是 ,该市冬季受 控制,多 (填“晴朗”或“阴雨”)天气。
(4)图中③、④两处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的是 (填数码),该处东侧属于 板块。
参考答案:(共10分,每空1分)
(1)逆;增温增湿
(2)“低-低-低”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晚;超过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未写“带”不给分);盛行西风;阴雨
(4)④;亚欧
(注:有错别字不给分)
本题解析:
(1)图中为大西洋的范围,南美洲东岸为巴西暖流,非洲北半球西岸为加纳利寒流,所以轮船由①市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②市的过程中以逆洋流为主,甲处为巴西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2)从图中可见②市所在国家位于西欧,①市所在国家位于非洲。欧洲为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高-低-高型的过渡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虚假城市化或者滞后城市化。所谓的虚假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超过同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给人以假象。
(3)从图中可见③市位于非洲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大约为30°-40°,据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应为地中海气候区,所以对应的植被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为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夏季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4)③位于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④属于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张裂处,即生长边界。
考点:考查洋流、气候类型及相应的自然带和人口增长模式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主要城市不同季节降水相对值折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①②③与季节相对应的是
A.①——夏季②——秋季 ③——冬季
B.①——冬季 ②——夏季 ③——秋季
C.①——秋季②——夏季 ③——冬季
D.①——夏季 ②——冬季 ③——秋季
【小题2】对下列城市降水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夏季乌鲁木齐和南昌降水量接近
B.广州的降水季节变化最小
C.夏季降水量最少的是西安
D.冬季降水量最大的是台北
【小题3】关于下列城市降水季节变化成因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乌鲁木齐夏季降水比例最高是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
B.台北的冬季降水比例高是由于受偏北风的影响
C.西安秋季的降水比例高是因为多锋面雨
D.南昌的夏季降水比例较低是由于受副高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②——夏季。冬季降水最少,③——冬季。①——秋季 ,所以C对。
【小题2】图示为不同季节降水相对值折线图,图中数值是百分比。结合前面分析,夏季乌鲁木齐和南昌降水量所占的百分比接近,A错。乌鲁木齐的降水季节变化最小,B错。夏季降水量最少的是乌鲁木齐,C错。冬季降水量最大的是台北,D对。
【小题3】乌鲁木齐不受夏季风的影响,A错误,选A。台北的冬季降水比例高是由于受偏北风的影响,B正确。西安秋季的降水比例高是因为多锋面雨,C正确。南昌的夏季降水比例较低是由于受副高的影响,D正确。
考点:不同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及成因,城市特征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通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34~35题。
小题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S线代表地球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该图为南半球的大洋环流,S线代表纬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和洋流。
小题1:若为海陆间水循环,则H表示海洋,③海洋水汽蒸发,④表示水汽输送;①表示降雨;G表示陆地,②表示径流,故A项正确。
小题2:若为南半球大洋环流,则④表示南赤道暖流,②表示西风漂流。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 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东南季风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
A.①-蒸腾
B.②-水汽输送
C.③-地表径流
D.④-下渗
【小题2】 ③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小题3】甲地和乙地植被类型不同,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水循环中,①是海洋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地表径流,④是地下径流。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气完成的是②水气输送环节,B正确。
【小题2】③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开洪涝灾害,A正确。
【小题3】甲地位于山麓,乙地位于山顶,甲地和乙地植被类型不同,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生产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