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B.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C.丙地海拔高于甲地 D.适宜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平岩层Ⅱ最厚的地方位于西南地区,厚度接近 150 米,比岩层Ⅰ厚;坡度缓的地方水平岩层出露宽度大,坡度陡的地方水平岩 层出露宽度小;水平岩层Ⅰ在各处的海拔相差不大,且位于水平岩层 Ⅱ的下部,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Ⅱ。 故 B 项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 该区域呈西、南、东三面高,北部开口的“马蹄形”分布;甲、乙之间 有山脊,故从甲地观测不到乙地;丙地海拔大于 250 米,小于 300 米, 甲地海拔大于 300 米,小于 350 米,丙地海拔低于甲地;该地地势起伏 明显,适宜发展“立体农业”,获取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故 D 项正确。
考点:岩层新老关系。地形地势与农业生产。
点评:判定岩层的新老要发挥想象力。掌握等高线的判读技巧,要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徐霞客51~55岁旅行路线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图为某一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图的位置是 ( )。
A.宜良—河池
B.长沙—南昌
C.杭州—上海
D.江阴—南昌
【小题2】对上题图中所示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剖面图中的峰林和峰丛等可以判断出,该剖面图经过的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主要分布在云贵一带,所以选A。
【小题2】图中所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形成的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的地貌形态图”,其中P地的地貌类型是(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沙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读图,图中P位于山麓地带,放大图中可以看到扇形河流沉积地貌,应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总冲积扇地貌,A对。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B错。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C错。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与河流无关,D错。
考点:沉积地貌类型及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区流水侵蚀作用最强大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而侵蚀作用会使原来的地貌发生改变。黄河三角洲属于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内蒙古高原降水少,受流水作用小;云贵高原的流水使当地的地貌发生了改变,主要上溶蚀,速度缓慢;黄土高原受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变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受的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义是:A:?、E:?、G:风化作用、L:、?F:、?、S:固结成岩作用、W:?、M:?。
(2)试比较喷出岩与侵入岩的异同。
(3)结合本图,总结哪些地质作用可以形成哪些类型的山地。
参考答案:(1)搬运作用?火山喷发?变质作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2)共同点:两者都是由岩浆直接冷凝形成的。不同点: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地面上冷凝而成的岩石;侵入岩是岩浆尚未到达地面就冷凝而成的岩石。喷出岩多具有气泡结构,比重较小;侵入岩结晶良好,比重较大。
(3)火山喷发可以形成火山;地壳的水平运动可以形成褶皱山(包括背斜山和向斜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向斜山);断层作用形成断块山。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的各个环节和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