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2010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共6分,每空1分)

(1)这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天气系统)的控制,太原此时的天气特征为 。
(2)①②两地中降水概率更大的是 ,③地此时吹 风。
(3)下面三图中能表示此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 图;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参考答案:
(1)高压(反气旋)(1分) 寒冷晴朗(1分)
(2)①(1分) 偏西风(西南风)(1分)
(3)甲(1分)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等压线处在1030—1035百帕左右,气压数值中心高,所以在高压、或者反气旋控制下;高压控制地区垂直方向是空气作下沉运动,不易形成降水,多晴天,此时在12月22日,即冬季,所以天气特征为寒冷晴朗。
(2)判断①②两地的气压状况,进而推断天气特点。①地等压线越向中心气压越低,所以为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易形成降水;②地则相反;所以①②两地降水概率更大的是①。找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左右,画出风向即可,所以③地此时吹偏西风或者西南风。
(3)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三图中乙全球昼夜等长,丙图南半球昼短夜长,只有甲图南半球昼长夜短,可以表示此日昼夜分布状况;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常见天气系统、大气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27—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和举办时间。
届数
| 27
| 28
| 29
| 30
|
举办地
| 悉尼
| 雅典
| 北京
| 伦敦
|
举办时间
|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
| 2004年8月 13日至29日
| 2008年8月 8日至24日
| 2012年7月27日至8月12日
|
材料二:27—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和上海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A? B? C?D? E
1.A、B、C、D、E代表的城市分别为? ?。
2.27—30届夏季奥运会期间,露天赛场日均温最低的是哪一届奥运会?说明理由。
3.比较伦敦与北京两城市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差异:?
原因:?
4.比较雅典和上海两城市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差异:?
原因:?
参考答案:1.雅典、伦敦、北京、上海、悉尼(2分,答对3个得1分,)
2.27届 (1分)悉尼9月是初春季节,其他三个城市奥运会期间在夏季。(1分)(或图中显示悉尼9月均温在15℃以下。)?
3.主要差异:北京比伦敦气温年较差大。(1分)
形成原因:伦敦与北京都处于温带,伦敦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2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1分),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北京冬季受来自高纬大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低(1分);夏季受来自低纬海洋夏季风的影响,气温高(1分),气温的年较差大。
4.从两城市的年降水量看,上海多于雅典。(1分)
在降水季节分配上,上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雅典降水集中在冬季(2分)
降水差异原因:
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1分)冬季风来自大陆内部,降水较少。(1分)
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较多(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干燥少雨。(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1.根据材料二,各城市的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判断,A城市雨热不同期,判断地中海气候,为雅典;B城市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降水终年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为伦敦。C城市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为北京;D城市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上海。E城市7月气温最低,判断位于南半球,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悉尼。2.结合材料一,9—10月为悉尼的初春季节。3.北京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气温年较差大;而伦敦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主要从影响气温差异的大气环流、洋流和冬季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4.降水量的 差异主要从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两方面分析,原因主要两城市的气候成因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2-7“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读图2-7,A、B、C、D代表的区域中,粮食作物青稞主要种植在_____区域;饮食习惯以麻辣著称的是_____区域, B地区有典型的_____________地貌发育。
小题2:长江中游地区多曲流,易引发_____________灾害;长江三峡建成以后,通过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进行人工干预,以减少水旱灾害,造福于民。三峡工程首要任务是(?)
A.防洪?B.发电?C.航运? D.灌溉
由于三峡作用,防洪压力大大减轻的地区有 (?)
A.成都平原?B.四川盆地? C.江汉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小题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6、7月份在___________锋控制下有一段集中降水时间,夏秋季节可能发展成台风天气,并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它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所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小题1:A? B?喀斯特地貌
小题2:洪涝?地表径流? A(1分)? C(1分)
小题3:准静止锋(1分)? C(2分)?严重威胁航运安全;摧毁地面建筑、道路、庄稼……(回答两点得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粮食作物青稞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原地区,长江的源头A为青藏高原区;饮食习惯以麻辣著称的是四川盆地,为C区域,B区域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小题2: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江三峡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由于三峡作用,防洪压力大大减轻的地区是江汉平原。
小题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6、7月份在准静止锋锋控制下有一段集中降水时间,夏秋季节可能发展成台风天气,并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中心为低压,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台风的危害是严重威胁航运安全;摧毁地面建筑、道路、庄稼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资料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
中央气象台预报:2008年12月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6~10℃。

(1)从图12中判断,甲、乙两地中受高压系统控制的是 地,其天气状况是 。
(2)12月1日至5日强冷空气将向 方向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受到 锋的影响。
(3)简述该天气系统移过北京时,北京的天气变化过程。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阅读资料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甲 , 晴朗 。
(2) 东南 ,冷 。
(3) 大风、降温、雨雪
(4) 有利:可以加快大气净化速度。或不利:雨雪可以堵塞交通、不利于人们出行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