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6 12:22:05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关于自然资源数量有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资源分布规律限制,数量有限 B.受空间分布限制,数量有限 C.受技术水平限制,数量有限 D.受时间分布限制,数量有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自然资源数量有限性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所以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甲、乙两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湖泊,读图回答35~36题。
 小题1:甲、乙两图湖泊所在地区储量丰富的资源分别是 A.石油 煤炭 B.石油 铁矿 C.煤炭 石油 D.天然气 铜矿
| 小题2: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湖泊及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湖泊都位于大陆内部,属于咸水湖,均为所在大洲最大的湖泊 B.两湖泊沿岸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图所在地区降水比乙图所在地区多 C.注入甲图中湖泊的最大河流是多瑙河,河流流经了8个国家 D.乙湖泊沿岸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面向市场的乳畜业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甲表示里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乙图表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小题2:甲图表示里海为内陆湖,属于咸水湖,但五大湖为外流湖,属于淡水湖,A错误;两湖泊沿岸的气候类型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乙图地区气候更湿润,故B错误;多瑙河注入黑海,不是里海,C错误;乙湖泊沿岸气候冷湿,而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故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我国上海没有油田煤矿,但有2亿平方米屋顶,越是能源紧张,越是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阳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纬度偏低,晴日多 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D.气候相对湿润,太阳有效辐射强 E.酸雨危害严重、常规能源短缺 F.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G.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H.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生产量大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气象等其他因素,显然本题B项正确。 2.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太阳能是洁净能源,可再生,但分布分散,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为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图。
 材料二: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下为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区域位置图。
 材料三: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 (1)受板块运动的影响,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或缩小),原因是?。(4分) (2)以上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该能源资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4分) (3)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中,运输方式多为短途的国家是?;多河流、但是河运比重不大、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是?。概括两国交通运输方式存在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等。(10分) (4)近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等。(6分) (5)从自然条件分析两国垦殖指数低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2)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 (3)卡塔尔?俄罗斯?卡塔尔国土狭小;俄罗斯国土广大,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矿产、能源等分布在亚洲,国内货运主要为东西方向;河流结冰期长,多为南北流向。 (4)全球尺度看(大尺度),气温呈明显上升(波动上升)趋势?从城市尺度看(小尺度),各个城市气温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有的波动上升,有的波动下降。 (5)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卡塔尔: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水源条件差,沙漠广布。
本题解析: (1)根据对六大板块的位置掌握,可知道红海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所以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2)以上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3)读图可知,卡塔尔国土面积狭小,所以运输方式多为短途,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多河流、但是河运比重不大、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国家,两国交通运输方式存在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土面积、工业布局和河流分布等方面分析。 (4)此问,注意审题,抓住“不同空间尺度”来分析。全球大尺度看,气温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从城市小尺度看,各个城市气温变化存在一定差异,有的波动上升,有的波动下降。 (5)根据材料三对垦殖指数的理解,垦殖指数高低反应农业区位条件的高低,两国垦殖指数低的主要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土地、气温、水源和气候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兰州的降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50毫米 B.西宁与兰州的降水量相差25~50毫米 C.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D.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
小题2:从整体来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全球变暖
A.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B.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C.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小题3:此后一个月内,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黄河源头洪水泛滥
B.祁连山雪线明显下降
C.青海草甸植被繁茂
D.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考察学生对新的概念的理解,降水距平百分率是一个百分率,而A和B是跟降水量相关的,所以偷换了概念,先要排除;D选项中提到海拔的问题,但从图形中很难判断得出,D项排除;C选项中的描述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学生对中国的行政区划不熟悉,找不到宁夏的位置也是很容易出错的。正确选项为:C。
小题2:通过降水距平百分率,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出此时段的降水特征是增加的,由此去找降水增加的原因,A选项中水汽含量应该是增加的,B选项中大气的不稳定性确实是在增强的,特别是中纬度地区气温升高,大气的对流作用增强,降水量就会增强,B选项正确。C选项,高纬度地区本来升温速度较慢,全球气候变暖以后升温速度应该加快,排除C选项;D选项,图示区域应位于中国的内陆地区,所以时候不到中纬西风的影响,故排除。
小题3:本题较简单易,从材料中可以得出此时为7月份,此后的一个月即为8月份,北半球的夏季,A选项中的洪水是指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汛期,黄河主要是依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但源头更多的是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不可能洪水泛滥;此时气温较高,雪线应该升高,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此时由于有冰川融水的浇灌,高原上的植被生长迅速,所以植被繁茂,C选项正确;荒漠化比较严重的时候应该是在缺水的季节即冬春两季,此时为夏季所以不可能荒漠化严重,排除D,故正确选项为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