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参考答案:
1.B
2.C
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许多自然灾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形成多种形式的自然灾害。下列灾害链表达错误的是(?)
A.寒潮→低温→霜冻? B.台风→风暴潮→洪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性原理可知:暴雨可以诱发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地震不可能直接诱发干旱,故C项错误。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示关系中一定要求考生从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出发,弄清图示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关系,其中“暴雨可以诱发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三类,地震不可能直接诱发干旱”这是切入点,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l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
“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说明自然灾害具有的特点是
[? ]
A.周期性
B.不可避免性
C.频繁性
D.广泛性
2、目前人类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在人类的控制下,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日益减少
B.人类目前尚不能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次数增多,危害越来越大
D.自然灾害的危害具有严重性,是不可减轻的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干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非洲是世界上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B.干旱常发生在降水变化大的地区
C.干旱会引发人畜饮水困难
D.干旱地区发生的干旱不能算干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干旱就是降水偏少或长时间无降水的特征。干旱地区发生的干旱算干旱。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2年以来,我国突发性天气现象显著增多,其中,灰霾和风雹都在不同地区多次发生,回答下列各题。1.雾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尘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减低的天气现象。2013年1月,北京持续多日雾霾天气。有关这次雾霾天气的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2.读“2012年北京市空气颗粒物浓度季节分布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风雹发生时大风的移动速度快,往往云到风雹到,顷刻狂风大作,冰雹倾砸,大雨滂沱,来势凶猛。以下有关风雹(冰雹)产生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3.风雹发生时大风的移动速度快,往往云到风雹到,顷刻狂风大作,冰雹倾砸,大雨滂沱,来势凶猛。以下有关风雹(冰雹)产生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①伏天早晨凉飕飕,午后冰雹打破头?②天气闷热,有冰雹?③早上露重,午后有雹?④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多发冰雹
A.污染物排放量突增
B.冷空气活动不频繁
C.地面温度过低,近地面形成逆温
D.气压较低,空气中凝结的水汽较多
E.空气颗粒物平均浓度较高的是秋、冬季节
F.夏季风的影响,是夏季颗粒物平均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G.冬季风强,北风吹来的风沙多,是北京市冬季空气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
H.春季颗粒物浓度的峰值主要是市区内部的污染源所致
I.①②④
G.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③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在这道题中,学生首先要明白一点,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可以影响能见度;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能见度恶化,并对人体有害。所以雾霾现象的出现,一个是空气中水汽较多,二是空气比较稳定,活动不频繁,甚至是出现逆温现象。故B、C、D都是形成原因。材料中,2012年以来,这种突发性天气现象就增多,污染物的排放量即使增加了,也不是突然增加的情况,所以A错。
2.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颗粒物平均浓度较高的是春季,A错。夏季风带来湿润的水汽,颗粒物作为凝结核与水汽形成雨滴降落,导致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低,B对。冬季北京空气质量差,是因为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烟尘多,废气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错。春季华北地区多风沙天气,导致颗粒物浓度高,沙尘主要来自西北地区的荒漠区或荒漠草原区,D错。
3.风雹灾害是指冰雹、雷雨大风和龙卷风等强对流性天气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这样用排除的方法很简单,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弱,一般很少发生风雹灾害。所以④错,只有D对。早凉午热,温差变化大,气压变化也大,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①对。闷热天气,空气湿度大,气流对流强,②对。早上露重,说明水汽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温差同样是大,③对。故选D。
考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