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表中四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2.从表中资料来看,粮食压力最小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由此可得出下面的公式:耕地面积×人口生理密度=总面积×人口算术密度。因此耕地面积/总面积=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可算出各国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甲国是0.086,乙国是0.02,丙国0.138,丁国是0.25。丁国耕地面积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正确答案选D。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读出,甲国人口算术密度小,地广人稀,人口生理密度也小,则该国耕地面积大,因此粮食压力最小。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肉眼不可见,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011年12月5日,受天气的影响,北京PM2.5的浓度最高超过400,空气达到“有毒害”重度污染程度。?指出PM2.5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并简述可以导致其污染程度加剧的天气状况。
参考答案:
来源:工业废气、交通运输(汽车尾气)(各种炉灶所排烟尘等,4分)
天气状况:大雾、静风(无风)、逆温等。(6分)
本题解析:
PM2.5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各种炉灶所排放的烟尘等。在无风、逆温的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会导致污染程度加剧。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城市可能是2.“十二五”期末该城市人口年龄构成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厦门
B.重庆
C.乌鲁木齐
D.上海
E.少年人口比重居中
F.中老年人口比重最小
G.青年人口比重最高
H.人口年龄结构呈多峰谷相夹形态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该城市青少年比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经济发达地区,有可能为上海。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图示,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呈多峰谷相夹形态。青少年比重最低,中老年比重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1991~2007年我国逐年排放SO2情况”图,我国SO2排放量居高不下,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B.生产技术水平
C.环境保护观念
D.人口众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SO2排放量居高不下与当地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有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