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2.众多的外国旅游者在这次海啸中伤亡、失踪。每逢这个季节东南亚接待的外国游客中,最有可能的是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E.北欧人较多
F.美国人较多
G.澳大利亚人较多
H.中国人较多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地震。
1.结合图示震中位于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
选B项。
2.材料阐述的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故北欧由于纬度最高,故气候寒冷,而东南亚地区所处纬度低,气候温暖,故适宜北欧人避寒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
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推断,我国农业生产受寒潮灾害最严重的季节。(2分)
(2)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和有利影响。(8分)
 
	参考答案: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秋末、春初(2分)
(2)不利:低温冻害,大风、冻雨、暴雪(4分);
有利:带来降雪能保持土壤墒情;减少病虫害等(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9月7日11点19分 在云贵交界(北纬27.5,东经104.0) 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公里,9月7日12:16在云南省彝良县(北纬27.6,东经104.0)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截至9月9日上午11时遇难人数升至81人。1.造成此次地震伤亡较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大,能量大 
②灾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一些房屋抗震性能偏弱。
③灾区多为山区地形,山高坡陡,容易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④两次地震叠加
⑤人口稠密
⑥当地经济发达,损失大2.此次地震的形成原因可能是3.据当地自然特点,此次地震后应防的地质灾害有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⑤
E.位于板块碰撞边界
F.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
G.地球内部岩浆的侵入
H.地球内部岩层发生断裂
I.滑坡、泥石流
G.火山喷发、台风
洪涝、海啸
泥石流、火灾
 
	参考答案:1. D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1.材料反映的地震等级不高,故①不是影响该次地震伤亡大的主要原因,而当地位于云贵边界,经济落后,故⑥错误。
2.云贵交界处位于板块内部,故地震的成因主要从断层角度分析。
3.山区,由于地震导致岩石破碎,故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____。(2分)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6分)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
由。(6分)
支持的理由: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图8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等方面。古老的纳西族
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6分)
 
	参考答案:
(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早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本题解析:
第(1)问,云南省西北部为横断山区,横断山区的特点为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另外要明确山脉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反映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
第(2)问,干旱发生时,降水偏少,植被枯萎,天气干燥,极易引起森林火灾。
第(3)问,考查应对旱灾的主要措施。
第(4)问,是一道开发性试题,考查水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
第(5)问,根据图示可以轻松答出前半部分题的答案,而古老的纳西族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原因主要是这里地形闭塞,导致与外界交流少造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②黄土高原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③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低山丘陵大而集中 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较之南方低山丘陵更加崎岖不平 ⑤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抗侵蚀能力更低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土流失是指降水、径流、风力等侵蚀地面,引起地表物质侵蚀、搬运而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现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要严重于我国其它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其自然条件中的土壤特性和气候特征密切相关。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的黄土在暴雨多发的季节,由于长期的垦殖,地面缺少植被保护,抗侵蚀能力下降。在①-⑤叙述中③是一个明显的知识错误;④这一表述也欠准确,因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势起伏也比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