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故A正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故B错误;在时刻上东早西晚,故C错误;根据已知地经度和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可推算另一地的经度位置,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本初子午线上各地(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初子午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二分日时全球各地日落时刻相同,都为6点,故本初子午线上各地日落时刻相同;本初子午线上各地纬度不同,故自转线速度不相同;全球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
考点:该题考查本初子午线。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哈尔滨和海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哈尔滨大于海口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大于哈尔滨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全球各地角速度相等,都为15°/小时,故哈尔滨和海口的自传角速度相同;赤道的线速度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哈尔滨的纬度比海口高,故哈尔滨的线速度比海口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假如黄赤交角为90°,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年变化都一样
B.一年中的天数,将会缩短一天
C.各地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并且都能看到极光
D.各地都有直射,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小题2】地球上的气候肯定发生变化,其中可以断定的是( )
A.风带、气压带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做全球性的移动
B.两极的冰川范围扩大、浮冰增多
C.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加大,季风环流增强,全球降水量增多
D.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将显得不明显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当黄赤交角变为90°,全球各地都有直射,除赤道外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变化范围为-90°到90°,A错;公转周期不变,太阳直射大致一天移动1°,B错;极地地区能看到极光,因太阳活动向外放射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影响在极地可见极光,C错;因黄赤交角变为9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极点之间移动,极昼极夜由原来的极圈以内向低纬度扩大,D正确。
【小题2】全球各地都有太阳直射,五带和气压带风带将消失,A错;两极都有直射,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浮冰减少,B错;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减弱,季风环流减弱,C错;气候因子主要是气温和降水,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极点之间移动,所以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不明显,D正确。
考点:黄赤交角变化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小题2: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月最大
B.12月最大
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
小题3: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太阳高度大
B.白昼长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4月中旬到8月中旬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山麓,8月中旬到9月中旬山顶太阳辐射强度等于山麓,9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山麓。1~8月山麓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增大,9~12月山顶并非一直减小,10~11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呈上升趋势。
小题2: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可知,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率达-11 W/100m,垂直变化达最大,12月垂直变化率达7.5 W/100m,6月随高度递减,11月随高度递增。
小题3:大别山地区由于地处江淮地区,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强。8月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