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等值线图》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 B.测量古长城的海拔高度 C.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 D.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如下图所示:(蓝色虚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红色实线表示风向):
因此,a、b、c、d四地风向分别为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
小题2:由图可知 a图、b 图等压线稀疏状况、比例尺、图幅相同,压力差越大( a图气压差为4百帕、b 图为2百帕、c图3百帕、d图2百帕),风力越大。所以a点风力大于b点风力;c点风力大于d点。若等压线疏密程度基本一致则比例尺越大(a图、b 图比例尺大于c图、d图),风力越大。A点、b 点的风力大于c点、d点。通过以上推出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点。
点评:若压力差相等,疏密程度基本一致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若比例尺、图幅相同,压力差越大,风力越大。
【知识拓展】风力大小及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2)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其次判断风的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3)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②在等压线图上判断天气形势。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气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东部雨带移到海河流域的时间是每年的7、8月,此时东北、华北和华南都处于雨季,不仅是东北、华北处于雨季,一般是降雨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8分)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4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4分)
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
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和等值线分析。
第(1)题,由图中等雪期线分布可以看出,越向北雪期越长,这与纬度高低(气温状况)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气温越低,雪期越长;MN沿线纬度相近,但雪期差异较大,说明这种差异不是由纬度位置所致,应当是由沿线地区地形所致,联系东北地区马蹄状的地形结构,可以得知沿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第(2)题,甲地的雪期较乙地短,降雪量较乙地大,原因应从纬度高低和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与背风坡等方面来解释。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图(近地面),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低压中心为?。(2分)
(2)甲、乙两地相比,昼夜温差大的是__________,请分析其昼夜温差大的原因(3分)
(3)画出A地的风向。(1分)
(4)A、B两地的风力_________大,理由是?。(2分)
(5)C、D两地的天气状况一般有何差异?请叙述其成因(2分)
参考答案:(共11分)(1)乙 甲 (2)乙?乙地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故温差大? (3)画图略(大致为东北风)
(4)A地风力大于B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5)D为阴雨天气,C为晴朗天气 (2分)? D处位于低压槽(或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 ;C处位于高压脊,气流下沉增温,天气晴朗(理由2分)
本题解析:
(1)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甲地向外围气压数值越来越高,为低压中心,乙地向外围气压数值越来越低,为高压中心。
(2) 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空气中水汽含量少,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气温升高幅度较大,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气温较低,而甲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出现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强,气温升高幅度较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下降幅度较小,气温较高,故昼夜温差较大的是乙地。
(3)甲地为低压中心,A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根据图中纬度得出南半球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向左偏转一个锐角,应该为东北风(如图所示)。
(4)读图很容易看出A地等压线较B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A地大于B地,所以A地风力大于B地。
(5) D处位于低压槽,气流辐合,冷暖气团容易相遇,形成锋面,暖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所以D为阴雨天气,C处位于高压脊,气流下沉增温,辐散,天气晴朗,所以C为晴朗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理信息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