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福建、浙江、上海和山东四省复种指数变化过程(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技术水平的下降?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全球气候变暖
参考答案:(1)A?(2)B
本题解析:该坐标图横坐标表示的年份,纵坐标所表示的我国四省市的复种指数,反应了我国福建、浙江、上海和山东四省复种指数变化过程。

(1)由图可知山东的复种指数小,浙江的复种指数较大,复种指数大体现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等自然条件,再结合两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小,结合选择项只有农业结构的调整可能导致复种指数变小,而上海农业技术水平实际是在上升,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会复种指数变小,而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自然带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三地纬度位相同,但自然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
? 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因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的原则。
参考答案:(1)温带森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
(3)因地制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为________规律。
小题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4:形成③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小题1:A?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水热状况变化越大
小题1:距海远近不同,导致水分差异
小题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本题解析:
小题1:由赤道到二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热量。
小题1: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热量与水分。
小题1: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是水分。
小题1:③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大陆东岸,其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是寒冷干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内容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的是(?)
①新疆沙漠中的绿洲?②澳大昨亚中西部的热带荒漠
③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④南半球缺失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疆位于内陆地区,故其地带性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但沙漠中的绿洲是受局部的水分条件影响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也是由于在南纬60°--70°附近,几乎没有陆地,故缺失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选项中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的基本规律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苏丹达尔富尔地区人口急剧膨胀,荒漠化现象加剧,逐水而居的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为争夺水草资源,部族间武装冲突不断。下图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沿30°E经线,自北向南自然景观的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加剧达尔富尔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
B、水源短缺
C、人口膨胀
D、战争破坏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