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某地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判断小题。
1.该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列哪两种的过渡类型2.该地最可能位于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
E.横断山
F.秦岭
G.冈底斯山
H.贺兰山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分界。
1.根据图示山脉的最低月气温在0°C以下,且年降水总量大约400mm,故符合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故选C项。
2.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故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某地土地利用及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引起此地区土地利用及规划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2.以上的变化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当地改善了灌溉条件,变旱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本地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全球变暖,本地平均气温有所提高
E.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F.河流地表径流可能变化,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G.农业结构得到调整,产值产量肯定提高
H.本地生态有所改善,并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下去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比较两图中信息容易发现:O℃等温线位置向北移动了,旱地变为水田了,落叶林变为常绿林。这说明该地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不仅仅是人为改造的结果,最大可能是全球变暖,使本地气温升高所致。
2.河流由在O℃等温线以北变为在0℃等温线以南,则有可能不再结冰或结冰期缩短,农业结构会有所调整,但产量很难说提高或下降。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如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这种气候图与其它气候图相比较,更能反映与农林生产相关的气温分布实况。回答问题。
1.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2.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10°C
B.15°C
C.20°C
D.25°C
E.温带海洋性气候
F.温带季风气候
G.温带大陆性气候
H.亚热带季风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
1.过横坐标7月作一垂线穿过等温线,可以看到,在该直线上最高温度为>20℃,最低温度为<10℃,所以平均值接近15℃。
2.该地温度最低的1月在0℃以上,5℃以下,最高温度的7月气温在20℃以下,所以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田纳西河为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其位于北美洲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表格数据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2.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E.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F.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G.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H.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水库水量盈余率的概念分析,盈余率大于1说明注入量大于流出量,小于1说明注入量小于流出量。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发现,10月到次年2月注入量大于流出量,说明此时是雨季,降水多。4-8月流入量小于流出量,说明降水少,是枯水期。1月份南半球是夏季,多雨,不是地中海气候,A错。1月份北半球是冬季,多雨,7月份是夏季,少雨,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B对。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C错。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少雨,7月份多雨。D错。
2.根据表格数据,水量盈余率大于1,注入量就大于流出量,水库储水量就在增加,所以从10月到2月水量都在增加,3月份收支平衡,水库水量达到最大值,A对、D错。同理,水量盈余率小于1,水量就在减少,所以9月份水量达到最小值,B错、C错。
考点:该题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