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位于我国北方,乙位于我国南方,南北方向种植
制度的差异是由于热量差异造成的。选择B项。
小题2:甲、乙二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所以共同的特征就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选择B项。
小题3: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楼间距越大。所以北方的楼间距长是纬度因素。选择C项。
小题4: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地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乙位于我国江汉平原,酸性气体排放,降水较多,形成酸雨现象严重。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差别。据此完成(1)--(5)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4)秦岭—淮河是我国(?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5)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
A.1月平均气温>0 °C? B.7月平均气温≥25 ℃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参考答案:(1)B? (2)B? (3)A? (4)D? (5)A
本题解析: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和一月份0 °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的年降水量小于800 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的年降水量大于800 mm,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为热带季雨林。
(2)北方易发生盐碱化和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3)熟制取决于气候条件,尤其是热量条件。
(4)冬、春小麦产区以长城为界,农、牧区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棉花在暖温带以至热带都有分布。
(5)日均温>0 °C时作物才可能正常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