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多样性 D.层次性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根据图示的因果关系,判断①②的生产环节。
小题2:①②之间的关系反映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即整体性特征。
小题3:改变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3年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全面贯通,回答下题。
1.粤海铁路通道建设的最大意义是2.影响粤海铁路通道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3.该区域与东北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是
A.合理布局交通网
B.促进海南特区的经济发展
C.方便人们到海南旅游
D.扩大通道两端的港口腹地
E.经济
F.技术
G.自然条件
H.国防安全
I.生物资源丰富
G.光热资源丰富
对外联系方面
技术力量雄厚
参考答案:1. B
2. A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第10题,铁路建设最大的意义即决定该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
2.第11题,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建设的决定因素。
3.第12题,该地为海南岛,与东北地区相比,纬度低,故光热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关于合理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用地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道等交通便捷区位布置,目的在于方便工人上下班;
B.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目的是使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D.工业区都要建在城市的郊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合理规划。A项工业用地多分布于交通便利的区位,主要是为了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错误。B项合理布局工业用地的位置,主要为了减少对市区的环境污染;错误。C项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则可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正确。D项无污染的工业可建在市区内;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上升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E.1995~2000年
F.1990~1995年
G.1985~1990年
H.2000~2005年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1.1985年---1995年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0.55---0.65,即维持在较高水平,b说法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2.1995年---2000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较低的水平,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