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程》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6 13:02:38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3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4分) (2)材料一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地(1分),试分析原因。(6分) 材料二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3)结合材料一、二,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8分) 材料三?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4分) 材料四?广西桂林旅游资源分布图?
 (5)结合材料四,从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桂林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4分) (6)简要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4分)
2、单选题 该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态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小题2: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单选题 深秋,我国北方常有寒潮活动,农民用烟雾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理是 [?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治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学校地理小组测得的某年1月上旬的气象资料,以下说法正确是(?) A.5、6日两天,天气变化最为剧烈 B.上旬的后期,该地受暖气团控制 C.这段时间有暖锋过境 D.8、9日,该地为阴雨天气
5、单选题 2013年10月22日、23日,鹤岗市经历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能见度很低,对鹤岗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小题2: 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小题3: 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