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压线呈闭合状态,有两条锋线,属于是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槽部。气压分布属于低气压,也就是四周气压高中间气压低,所以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是②④③①。故选D。
小题2:因为①②之间是冷锋,③④之间是暖锋,根据锋面符号指示方向分析,冷锋向南移动,暖锋向北移动,整个气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根据图中①、②各自附近等压线的分布,特别是①②之间冷锋往偏南方向移动,同时整个气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气旋西部吹偏北风,所以当前出现偏北风的地点应是①②。故选A。
小题3:由锋面符号判断出①和②之间是冷锋,并且大气(气团)由北向南运动(锋面符号指示方向),未来一、二天②地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过程,先是暖气团控制后由来冷气团控制,所以日平均气温会降低;天气经历由阴雨转晴的过程,晴天气温日较差比阴雨天大(晴天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热量多气温低)。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
【小题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低,次年改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小题2】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以积温为依据,我国亚热地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1月份0℃等温线大致吻合。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企鹅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
考点:该题考查温度带划分与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锋面附近,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锋面逆温。下图示意a、b、c三个锋面自下而上的气温变化情况。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锋面逆 91eXAm.org温出现的原因是 ( )。
A.受地面辐射影响,距地表越近,气温越低
B.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剧烈
C.锋面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
D.锋面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锋面的逆温层较厚,对流运动较弱
B.b锋面的逆温层气温垂直变化不大
C.c锋面出现逆温层
D.由地面至三个锋面的下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锋面的下部为冷气团,上部为暖气团,所以在锋区的垂直方向上,气温是随海拔的升高而上升的。
【小题2】由图可知,b锋面的逆温层的气温垂直变化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某沿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岛甲、乙两地 ( )
A.1月降水最大
B.7月气温最低
C.甲为热带季风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
【小题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和图示给出的经纬度和气候资料可以判定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最冷月大致在7月,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增,西部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选B。
【小题2】该岛屿所处位置常年盛行东南信风,甲地位于山脉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所以比乙地降水量小,故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左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①③④时期都是气温低,水温高。但是③时期水温、气温都在0℃以上,不易降雪;①④比较起来,④的水温在0摄氏度以上,蒸发更加旺盛,更符合题意。
小题2: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所以这种过程涉及到与冷暖气团的相遇相似。具体看:暖锋是冷气团遇到强势暖空气,暖气团向上爬升形成的降水,两者原理类似。冷锋是暖气团遇到强冷气团,不同于大湖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