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3:18:3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我们的气象工作者经常利用气象气球来获取一定方面对流层的气象数据,在下列各地点中,气象气球上升高度最高的是( ) A.0° B.30°N C.60°N D.90°N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在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不同。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大。一般低纬度厚17-18千米,中纬度约12千米,高纬度8-9千米。A对。 考点:对流层的厚度。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1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图3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和图3横坐标表示月份的顺序相同)。读图完成1~3题。
 1、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图3所示①~④四条曲线中,能反映甲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3、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参考答案:1、D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是我国东部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4分) (2)(原创)简述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6分) (3)(原创)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位于30º-32º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冬季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形成。 (3)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本题解析: (1)图示地区南部等高线密集,最高海拔500-1000米,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地区等高线稀疏,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长江口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位于30º-32º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形成低压中心,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该地受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冬季陆地形成高气压中心,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该地受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形成。 (3)图中R河是长江;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缓,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河口带地处海陆交界地带,由海水的顶托作用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考点:主要考查中国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某区域四季各季平均降水量(mm)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2.关于该区域降水量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E.在冬季易引发旱灾 F.在春季易引发水土流失 G.在夏季易引发涝灾 H.在秋季易引发泥石流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根据该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其年降水量小于800mm,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2.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其多暴雨,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2) 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分) (3). 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1).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6分) (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3分) (3) 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经,因此丙地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4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乙地位于非洲中部刚果盆地,由于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盆地地形中低周高,故河流呈向心状水系,河流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受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该地区的植被茂密,热岛雨林发育。(2)结合图示的降水量分配信息,甲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乙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均匀,故两地的自然景观有差异。(3)根据图示丙地的地理位置,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故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世界区域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地形特征进而分析该区域的河流和植被特征即可反映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并能结合区域的降水量的分布差异判断对自然景观的差异,掌握世界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