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中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及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表。
(1)A、B、C、D四个农业区域由东向西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2)A、E两区域分别位于_________农业区和_________农业区,A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_,该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E区发展农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__________,该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农业生产所需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3)C区虽然粮食单产较低,但粮食商品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区如果灌溉不当,土壤易出现___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1)C、B、D、A
(2)青藏高原;西北内陆;热量;青稞(或小麦);光照;绿洲;高山冰雪融水
(3)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大;人口相对较少,人均粮食占有量大
(4)盐渍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0年5月7日广州市平均降雨107.7毫米,市区平均降雨128.45毫米,均超过特大暴雨标准,造成城区多处严重内涝,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引起的强降水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城市绿化率过高 ④水泥地面过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根据题目叙述,本次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有降水量大,超过特大暴雨标准,降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人为原因主要是城市化导致水泥路面多,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暑假 期间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5°N附近某地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当地区域的山河分布简图。
1.考察日志记载,当天A城沿B方向日出,沿C方向日落,并且A城的物影于北京时间11时50分时最短,则图中所示河流AB段的流向是2.考察日志中,下列描述可能不正确的是3.队员发现河流DF段弯曲,而AC段比较平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4.该考察区域可能位于的省区是
A.由西南流向东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E.河水较1月份考察时更浑浊
F.从A向C,河谷中的砂石颗粒越来越大
G.河流水位较1月份考察时测量的数据要高
H.河谷两岸及山麓所见大片苹果园
I.AC段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以侧蚀作用为主
G.AC段河水流速较DF段的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DF段河水流速更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
DF段河水流速较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山东
江西
浙江
福建
参考答案:1. D
2. D
3. D
4.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1.A城市的物影于北京时间11时50分最短,计算当地的经度为122.5°E;纬度位置为25°N,则暑假期间,当地应为昼长夜短,故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故判断B位于A城市的东北方向,结合当地的地形分布,判断该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苹果为温带水果;错误。
3.结合图示的地形分布,AC段位于山区,河流流速较快,故以下蚀为主,河道较为平直,而DF段流经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较慢,则泥沙淤积,侧蚀作用为主,故河段弯曲。
4.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福建省境内。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特征。长三角的自然土壤为红壤,红壤较贫瘠,由于长期耕作水稻,故形成肥沃的水稻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桂林山水”“珠穆朗玛峰”“三峡中的巫峡”“黄河壶口瀑布”等一些风景荣幸地印在了人民币的背面。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四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上的景观形成,与海浪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B、乙图上的景观,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C、丙图上的景观形成,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
D、丁图上的景观,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2、有关图中景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看法是
[? ]
A、受板块张裂作用,甲图上的峡谷会逐步增宽
B、受外力侵蚀作用的影响,乙图上的山峰逐年降低
C、受沉积作用的影响,丙图上的景观会逐步被充填
D、由于河水的侵蚀作用,丁图上的景观几百年后可能会消失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