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北京一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9分)
2、单选题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本州岛以东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震后大量核污染水从遭到破坏的福岛核电站流入海洋。读图,完成题。1.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时,北京正值2.核污染水大量流入海洋可能会造成A.上午B.正午C.下午D.傍晚E.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F.本州岛东部沿海发生海啸G.日本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H.北海道渔场渔业减产
3、单选题 读同一时刻甲乙两区域昼夜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甲、乙两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刻,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0°S,120°W)B.该曰,Q地夜长小于P地夜长C.该日,Q地对跖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D.此日过后,M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大
4、综合题 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0分)(1)每年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________(字母)处,正午太阳高度从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________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_______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当地球位于_______(字母)处至_______(字母)处之间,太阳直射在北半球。(3)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是从_______(字母)处到______(字母)处。(4)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______(字母)处至_______(字母)
5、单选题 右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