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2.五原到西安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E.水分
F.光照
G.土壤
H.热量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五原纬度较高,西安纬度较低,因此反映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五原到西安基本呈南北方向,热量的纬度差异是两地景观差异的原因。
考点: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以诗歌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因素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重难突破】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表现
?分布
?例子
水
平
地
带
性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
热量
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均
沿东西方向延伸,沿南北方向更替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东经20度南北方向自然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水分
海陆分布使水分递减
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沿垂直于海岸方向方向更替
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当河流上游地区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
[?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加强
B、下游地区易发生旱灾
C、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
D、改善下游地区的整个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回答:
1.形成该自然景观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为
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海拔高度?④山坡朝向2.该山地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落基山脉
F.天山山脉
G.喜马拉雅山脉
H.阿尔卑斯山脉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该山地自然景观的差异表现在东西方向上,可能是由于海拔和山坡朝向的不同造成的
2.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表明该山南北延伸,可能是落基山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如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题
1.M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4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2.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
B.降水条件
C.地形
D.陆地的纬度分布
E.①处洋流自南向北流
F.②处全年高温多雨
G.④处为荒漠景观
H.③处全年盛行西北风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M自然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分布在40°~60°之间,但此处45°~60°之间为海洋,无陆地分布。
2.①处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自北向南;②处位于信风迎风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④处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③处在南半球,夏季盛行西北风,冬季为东南风。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沿30°N线附近地区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2.分界线S以东区域内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体现了
A.降水稀少
B.地表崎岖
C.土壤贫瘠
D.海拔较高
E.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F.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G.垂直地带性
H.非地带性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东经100度,北纬30度,位于我国横断山脉附近,横断山脉以我国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以西海拔较高,所以D为正确选项。
2.S以东区域内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是随着距海远近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选择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