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8.该地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云贵高原
B.印度洋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横断山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图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大约地下6KM的深处地震波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判断该处地壳的厚度约6KM,为大洋地壳。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壳厚度分布不均,在陆地部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KM,在海洋部分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KM,全球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壳厚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注意陆地地壳、海洋地壳厚度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10分)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是?波,B是?波,判读理由?。(4分)
(2)右侧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D、F为分界面,D是?界面,F是?界面。(2分)
(3)F界面处,A地震波?,B速度?。这说明F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态,以下为?态。(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横(1分)?纵(1分)? 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2分)
小题2:莫霍?古登堡?(2分)
小题3:消失?减慢?固?液(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横波的传播速度较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
小题2:地球内部结构自上而下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界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小题3:读图直接可判断,经过F界面,横波消失了,纵波速度也明显下降。根据F界面以上,横波能够传播,反映物质状态为固态,而F界面以下横波消失,反映F界面以下的物质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横波、纵波传播特征的差异,结合读图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智利大地震参数,回答1~2题。

1、当智利大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
A、4时34分
B、下午4时34分
C、14时34分
D、15时34分
2、智利大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
[? ]
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
C、横波突然消失
D、纵波突然消失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四幅地震波模拟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A图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横波和纵波传播特征的差异,横波无法通过液体。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