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地壳的平均厚度
[? ]
A.约为120千米
B.约为8~9千米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
A.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
B.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莫霍界面以下是地核
C.古登堡界面以上是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地幔
D.根据地震波的变化可知,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是地幔,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地核。地壳具有厚度的不均一性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两大特点,大陆地壳是双层结构既有硅铝层,也有硅镁层,比较厚;大洋地壳为单层结构,只有硅镁层,比较薄。只有外核可能为准液态,其它圈层都是以固态为主,故选项B C D 的说法均是错误的,故选A
点评:本题是学生对地球内部各大圈层的特点比较熟悉,属于识记性比较强的基本概念题难度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水的人会感到
[? ]
A、上下颠簸
B、左右摇晃
C、先颠簸后摇晃
D、先摇晃后颠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1-2题。
1.若图表示的是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2.若图表示的是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
B.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C.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
D.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
E.a层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b层太阳活动主要为耀斑
F.b层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c层太阳活动主要为耀斑
G.a层、c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H.当 b、c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往往会产生“磁暴”等现象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图中c为地月系,b为太阳系,a为银河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1-4-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就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B面以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圈层:D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1)横波 纵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地幔 上地幔顶部 地核
(4)地壳 外核
(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本题解析:(1)地震波的特征可知,横波速度慢,只通过固体物质;纵波速度快,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2)地球内部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3)本题考查岩石圈的范围及软流层的位置、地球的内部结构等。(4)地球内部结构的考查。(5)地震波到达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