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 B.优化产业结构,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 C.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 D.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在a过程中经过矿产基地→加工基地→工业城市,体现了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并非所有城市都经过这一过程。城市在b过程中由渡口→港埠→港口城市,只出现河流的过河点地区,并非都在沿海地区。在c过程中城市由集镇→城镇→城市的发展早期城市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大城市的形成可能是矿业城市,也可能是港口城市,也可能是铁路枢纽城市,也可能是地区行政中心,但都不一定经过a→b→c这样的形成过程。
小题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往往是矿业城市,资源开采殆尽就会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为防止资源枯竭给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跳出产业衰退循环;二是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确保产业政策与城市政策的统一;三是实施集约整合战略,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因而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减少资源的开采量,提高资源的深加工能力,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此题的误区是B选项,有人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则适当关停或转移污染企业也是合理措施,但其忘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关键的是解决资源枯竭问题。
小题3:按照2013年公布的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赣州、九江两市将进入特大城市行列。加快工业化进程,可以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环鄱阳湖城市带,可以提高城市化水平;把九江建设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也有助于实现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而引导赣州人口和产业向浙赣(沪昆)线、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聚集,会使江西北部地区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不符合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3%以上的要求,也就不符合实现江西城镇化发展主要目标和战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1—2题。
1、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重要商业中心,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D、C、E、F等商业中心城市沿一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______(字母)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其拥有________和________。
(4)我国东部商业中心密度________(大于或小于)西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大连?西安?武汉?重庆
(2)都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交通便利
(3)F?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4)大于?东部地区多平原,耕地面积广,水热条件丰富,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的商业中心。
从图中商业中心的位置可以看出,我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多位于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大气运动》答题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