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将人口、工业外迁,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B.调整农业结构,禁止高耗水的水稻、小麦种植 C.大力发展森林业,以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D.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要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资料,贺兰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位于宁夏平原的西侧,因此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减轻了寒潮的侵袭;该区靠近沙漠,形成了天然屏障,能阻截部分风沙减缓银川平原沙化;该山阻挡了东南季风的西进,位于山地迎风坡一侧,增加了降水;山中植被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涵养水源。故选A
【小题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模式,该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外迁不是有效的办法;调整农业结构,实现节水农业,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大力发展森林,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节水,实现综合利用,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故选D
考点:地形 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是
? ①具有层理构造 ②具有流纹构造 ③常含有化石 ④具有团状构造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台湾地质剖面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中东部断裂发育明显的主要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张裂运动形成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挤压形成
【小题2】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平原是海浪沉积和流水侵蚀形成
B.西部山麓地区降水量大于东部山麓地区
C.盐场位于西部沿海地区是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D.盐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台湾处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的消亡边界,断裂发育明显,是地壳运动挤压所致,地壳运动既有水平运动,也有垂直运动,前三项都错,即选D。
【小题2】西部平原是由海浪和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东部山麓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山麓地区,盐场位于西部沿海地区,是由于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地势平坦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地质作用和中国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质构造剖面图,分析回答10题。
10.下列叙述可能成立的是
A.假设C处是休眠火山,可能找到的矿物是煤炭
B.喜马拉雅山的成因与图中C山的成因相同
C.假设D处发生5.4级地震,A、B、C、D相比,感觉最明显的地点可能是A
D.假设C处是断层形成的,那么可能是泰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图A、C两处山的成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在沉积层中发生岩浆喷出,一个是断层后,岩块上升形成的地垒山。
火山不可能有煤炭形成,有可能是硫磺。喜马拉雅山是碰撞形成的;离震中越近,震感越强。设C处是断层形成的,则是地垒山,则有可能是泰山。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8分)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①为_______ ,②为_____ ,形成②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是___ (3分)
(2)①处山地的形成,是因为___ 。(2分)
(3)河流地貌甲地为____ ,主要分布在_____ 。乙为三角洲,其形成原因是___ 。(3分)
参考答案:
(1)向斜 (1分) 断层(1分) 地壳运动(1分)
(2)向斜槽部受挤压(1分),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1分)
(3)冲积扇(洪积扇)(1分), 河流出山口(1分), 流水堆积(流水沉积)(1分)
本题解析:
(1)图中①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②处两侧岩层不连续,发生过错动和位移,地质构造为断层。形成②断层的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
(2)①处山地是向斜成山,成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成山。
(3)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地貌为冲积扇,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乙是三角洲,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小,携带的物质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考点:本题常见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 |